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瞻望弗及,泣涕如雨。
燕燕于飞,颉之颃之。之子于归,远于将之。瞻望弗及,伫立以泣。
燕燕于飞,下上其音。之子于归,远送于南。瞻望弗及,实劳我心。
仲氏任只,其心塞渊。终温且惠,淑慎其身。先君之思,以勖寡人。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温馨的家庭场景,通过燕子的飞翔和儿女的离别之情,表达了对远去亲人的深切思念和不舍。诗中的"燕燕于飞"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人事的变迁。每一章都在描写燕子的飞翔与亲人离别的情景,感情逐渐深沉,从开始的"泣涕如雨"到最后的"实劳我心",表达了对远去亲人的思念之情愫。
诗中使用了大量的反复手法,如"燕燕于飞"和"之子于归"的重复,使整首诗具有了一种悠扬的旋律感。同时,这种反复也强化了主题,突出了诗人对亲人的深切思念。
在最后一节,诗人提到了"仲氏任只,其心塞渊。终温且惠,淑慎其身。先君之思,以勖寡人"。这里的"仲氏"可能指的是诗人的配偶或是家庭中的长者,而"先君之思"则可能是对已故去亲人的怀念。这一节的情感更加内敛和深沉,通过对家庭中长者的尊敬和对先人的怀念,表达了诗人对于家庭的重视和对亲情的珍惜。
整首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是中国古典文学中表现家国之思、亲情之深的经典之作。
不详
日居月诸,照临下土。乃如之人兮,逝不古处?胡能有定?宁不我顾。
日居月诸,下土是冒。乃如之人兮,逝不相好。胡能有定?宁不我报。
日居月诸,出自东方。乃如之人兮,德音无良。胡能有定?俾也可忘。
日居月诸,东方自出。父兮母兮,畜我不卒。胡能有定?报我不述。
终风且暴,顾我则笑。谑浪笑敖,中心是悼。
终风且霾,惠然肯来。莫往莫来,悠悠我思。
终风且曀,不日有曀。寤言不寐,愿言则嚏。
曀曀其阴,虺虺其雷。寤言不寐,愿言则怀。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凯风自南,吹彼棘心。棘心夭夭,母氏劬劳。
凯风自南,吹彼棘薪。母氏圣善,我无令人。
爰有寒泉?在浚之下。有子七人,母氏劳苦。
睍睆黄鸟,载好其音。有子七人,莫慰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