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夜啼(其一)

石城诸少年,歌舞日相新。

刘生安东平,是郎得意人。

形式: 乐府曲辞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晚唐时期贵族生活场景。通过“石城诸少年,歌舞日相新”,我们可以感受到那个时代年轻人的生活充满了欢歌笑舞,充满了青春的活力与激情。这种日常的娱乐活动,不仅展现了他们的闲适与快乐,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相对宽松的氛围。

接着,“刘生安东平,是郎得意人”则引入了一个人物,刘生,他似乎与这些少年们有着特殊的关系,成为了他们中的一员,或是被他们所喜爱和欣赏的人。这句诗暗示了在这个欢乐的群体中,存在着一种深厚的情感纽带,或许是一种友谊,也可能包含了更深层次的情感交流。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幅晚唐贵族生活的画面,通过描述年轻人的日常活动和人物之间的关系,展现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和人际关系。它不仅是一首描绘生活情趣的诗歌,也蕴含着对人际关系和社会状态的细腻观察和思考。

收录诗词(1426)

李攀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号:沧溟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514—1570

相关古诗词

乌夜啼(其二)

长樯百幅帆,常著千里风。

婀娜樯上佳,飞逐不成双。

形式: 乐府曲辞

乌夜啼(其三)

大帆曳云还,长樯柱天起。

非是不相留,势已无千里。

形式: 乐府曲辞 押[纸]韵

乌夜啼(其四)

乌生秦氏家,不从秦氏栖。

夜夜将九子,石城城上啼。

形式: 乐府曲辞 押[齐]韵

乌栖曲(其一)

芙蓉如绣柳如织,浣纱渡头日将匿。

高髻双珠玳瑁簪,采莲一曲倾江南。

形式: 乐府曲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