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昆玉从关中来觅其伯祖同庵客生遗榇因得皈予座下别归诗以送之

梦蝶幽人骨久寒,流离谁复哭云端。

能来海角真痴绝,复典春衫识路难。

佛种有缘终莫断,世间如幻好平观。

送行赠汝真三昧,百八轮珠万里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鉴赏

这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深远,充满了对逝者的哀思与对生命的哲理思考。

首联“梦蝶幽人骨久寒,流离谁复哭云端。”以“梦蝶”典故开篇,暗喻逝者已逝,生命如同梦境般短暂而虚幻。幽人的骨已寒,暗示逝者已离世,而“流离谁复哭云端”则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颔联“能来海角真痴绝,复典春衫识路难。”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诗人感叹即使能跨越千山万水来到遥远的地方,也难以寻回逝去的时光,表达了对生命流逝的无奈与哀伤。同时,“复典春衫识路难”也隐含着对人生道路的探索与迷茫。

颈联“佛种有缘终莫断,世间如幻好平观。”转而探讨生命的意义与佛教的智慧。诗人认为,尽管生命如梦幻泡影,但通过佛法的指引,心灵的种子可以得到滋养,不会被无常所摧毁。这体现了诗人对佛教信仰的深刻理解与对生命本质的洞察。

尾联“送行赠汝真三昧,百八轮珠万里安。”在送别之际,诗人以佛法的智慧(三昧)作为赠言,希望逝者在另一个世界能够得到安宁。同时,以“百八轮珠”象征佛法的广大与深邃,表达了对逝者灵魂的祝福与对佛法力量的信任。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逝者哀思的抒发、对生命意义的探讨以及对佛法智慧的颂扬,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与深刻的哲学思考。

收录诗词(1303)

释今无(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寄答足两

车声才歇接离缄,旧绪新愁两不堪。

添钵三秋怜海外,驮经万里忆江南。

芳菲药碗闻初覆,妙密鸿词且莫参。

匡阜易深漂麦僻,好开怀抱笑高杉。

形式: 七言律诗

送程大匡归庐陵

故园松竹经年别,两粤风烟此日归。

幸不遇人知己在,竟无好梦与心违。

云开庾岭梅花小,风落章江朔雪微。

喂犊负薪无不可,牢骚一滴莫沾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寿丘太史曙戒

玉斗频斟琥珀浓,青峰常在白云中。

仙人此日三山集,寿域他年万国同。

五凤楼前文似锦,千金亭下气如虹。

钵池自洗黄乔鼎,不作留侯望赤松。

形式: 七言律诗

答陈蕉源见赠

舌底谈锋欲吐莲,陈遵真在五云边。

苍梧已见劳轺驾,祇树今思借法船。

扪虱自高湖海气,寻僧日结竹林缘。

愧将下里酬居士,打地元来错会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