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秦寿之题天祚宫

洞天无际复无旁,乔木梢云十万章。

身外轩裳谁系绾,壶中日月自舒长。

平生尘垢烦三沐,投老功名笑五浆。

白鹿青牛今在否,一声秋磬上寥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之道创作的,名为《和秦寿之题天祚宫》。诗中描绘了一幅超脱尘世、与自然合一的境界。

“洞天无际复无旁”表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界无垠的崇敬和向往,这里“洞天”指的是高远的仙境,而“无际”则是形容这种境界的广大和无边无际。紧接着,“乔木梢云十万章”则描写了巨树参天,云层叠起,如同自然界中的一幕宏伟画卷。

诗人通过“身外轩裳谁系绾,壶中日月自舒长”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状态。“轩裳”指的是车服,是古代官员的象征,这里用来比喻世俗的束缚。而“壶中日月”则暗示了诗人对于时光流转的超脱感受。

“平生尘垢烦三沐,投老功名笑五浆”表达了诗人对过去追求功名、积累尘世之物的反思和放下。这里,“尘垢”形容的是心灵上的污垢,而“三沐”则是洗涤的心灵过程。

最后,“白鹿青牛今在否,一声秋磬上寥阳”则是在询问那象征着祥瑞的白鹿和青牛是否还存在,以及秋天的磬音如何回响在寥落的阳光之中。这两句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提问,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界中美好事物的怀念和寻觅。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仙境、自然、超脱尘世等主题的描写,展现了一种清净悠远的人生态度。

收录诗词(1042)

王之道(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 籍贯:庐州濡须

相关古诗词

和秦寿之题黄州郡楼

西北张霞绮,东南漾月波。

登临筇作马,吟咏笔翻河。

思与苍霞远,情同白水多。

新诗清且丽,标致压阴何。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和秦寿之题靖安栖霞观

飞观临无地,江天在目中。

晚霞工射日,秋水欲浮空。

蓼岸深迷绿,枫林远映红。

归欤还可喜,千里一帆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和秦寿之题蕲春驿浸月轩

千山初过雨,万籁不鸣风。

宝鉴沉寒水,冰轮上太空。

竹梢低蘸碧,枫叶冷浮红。

终欲金沙去,经营一亩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和袁望回

千古风流忆孔明,老龙高卧志存身。

强陪簪绂更三圣,安坐江湖又四春。

便合痴狂称达者,谁能穷悴作骚人。

一杯聊复从公醉,要见予言总是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