涟漪亭赏梅

判为梅花倒玉卮,故山幽梦忆疏篱。

写真妙绝横窗影,彻骨清寒蘸水枝。

苦节雪中逢汉使,高标泽畔见湘累。

诗成怯为花拈出,万斛尘襟我自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评判梅花倒映在玉杯中,故乡梦境中怀念那稀疏的篱笆。
画像技艺高超,横窗的光影中更显奇妙,枝头触水,清冷透骨。
在风雪中坚守节操,恰逢汉使来访,如屈原般品格高尚,在湖边受困。
诗作完成,却不敢轻易向花儿展示,因为心中满是尘世的忧虑,我自己清楚。

注释

判:评判。
梅花:梅花。
倒:倒映。
玉卮:玉制酒杯。
故山:故乡。
幽梦:深沉的梦境。
疏篱:稀疏的篱笆。
写真:画像。
妙绝:极妙。
横窗影:横窗的光影。
彻骨:透骨。
清寒:清冷。
蘸水枝:枝头触水。
苦节:坚守节操。
汉使:汉朝使者。
湘累:指屈原,因湘江而得名。
诗成:诗作完成。
怯:胆怯。
花拈出:向花儿展示。
万斛:形容多。
尘襟:尘世的忧虑或心情。
我自知:我自己清楚。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涟漪亭赏梅》,通过对梅花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和对梅花品格的赞美。首句“判为梅花倒玉卮”形象地刻画了梅花盛开的姿态,仿佛倾倒出琼浆玉液,生动而富有诗意。次句“故山幽梦忆疏篱”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和简朴生活的怀念,梅花成为情感寄托。

“写真妙绝横窗影”赞美梅花的画像之美,横窗的光影更显其神韵。“彻骨清寒蘸水枝”则写出梅花在寒冷中傲然挺立,冰清玉洁的形象,暗示了诗人坚韧不屈的精神追求。

“苦节雪中逢汉使,高标泽畔见湘累”运用典故,借梅花在冰雪中坚守节操,如同汉使在艰苦环境中传递忠诚,又如湘妃泪洒斑竹的高洁情操,进一步强化了梅花的高尚品质。

最后两句“诗成怯为花拈出,万斛尘襟我自知”,诗人表示自己不敢轻易吟咏,因为深知自己的尘世忧虑难以完全表达梅花的纯洁与高雅,流露出诗人对自我内心世界的反思和谦逊。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梅花的意象,寄寓了诗人的人生感慨和理想追求,语言优美,情感深沉。

收录诗词(9386)

陆游(宋)

成就

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经历

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

  • 字:务观
  • 号:放翁
  •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1125—1210

相关古诗词

烧香

宝熏清夜起氤氲,寂寂中庭伴月痕。

小斮海沉非弄水,旋开山麝取当门。

蜜房割处春方半,花露收时日未暾。

安得故人同晤语,一灯相对看云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爱闲

今日先生病体轻,爱闲犹有旧心情。

帖看贞观行间印,琴记中郎爨下声。

衣焙温温香欲透,雪檐滴滴日初晴。

客来一笑明窗底,枉道为农事耦耕。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爱闲

爱闲惟与病相宜,壮岁怀归老可知。

睡熟素书横竹架,吟馀犀管阁铜螭。

水芭蕉润心抽叶,盆石榴残子压枝。

堪笑放翁头白尽,坐消长日事儿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留题云门草堂

小住初为旬月期,二年留滞未应非。

寻碑野寺云生屦,送客溪桥雪满衣。

亲涤砚池馀墨渍,卧看炉面散烟霏。

他年游宦应无此,早买渔蓑未老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