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秋声连岳树,草色遍汀洲。
多事时为客,无人处上楼。
云疏片雨歇,野阔九江流。
欲向南朝去,诗僧有惠休。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天的山水景象,抒发了诗人旅途中的感慨和对远方所向往之地的思念。开头两句“秋声连岳树,草色遍汀洲”通过秋风在连绵的山林中呼啸,以及河岸两旁草木变色的描写,营造出一派萧瑟而又生机勃勃的秋景。
诗人随后表达了自己的处境“多事时为客,无人处上楼”,在动荡不安的年代里,自己成为一个流离失所的旅客,在无人的高楼之上独自徘徊。这些字眼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不安。
接下来的两句“云疏片雨歇,野阔九江流”则是对自然景象的进一步描绘,天空中稀疏的云朵间隙出现了短暂的雨幕,而后又停止了,展现出一幅雨歇天晴的画面。同时,广阔的原野和九江之水流淌不息,这些景色都让人感到心旷神怡。
最后两句“欲向南朝去,诗僧有惠休”表达了诗人对往昔南朝盛世的怀念,以及希望能够到达那里的心愿。这里的“诗僧”可能是指诗人自己,或许是一种隐喻,代表着一种精神寄托。而“惠休”则意味着一种和谐安宁的状态。
整首诗通过对秋景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以及在动荡岁月中寻求心灵慰藉的愿望。
不详
晚年自号衡岳沙门,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山依枯槁容,何处见年终?
风雪军城外,蒹葭古寺中。
孤村谁认磬,极浦夜鸣鸿。
坐忆匡庐隐,泉声滴半空。
日日扫复洒,不容纤物侵。
敢望来客口,道似主人心。
蚁过光中少,苔依润处深。
门前亦如此,一径入疏林。
暑气时将薄,虫声夜转稠。
江湖经一雨,日月换新秋。
有景堪援笔,何人未上楼。
欲承凉冷兴,西向碧嵩游。
雨多残暑歇,蝉急暮风清。
谁有闲心去,江边看水行。
河遥红蓼簇,野阔白烟平。
试折秋莲叶,题诗寄竺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