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崔主簿赴夏阳

常爱夏阳县,往年曾再过。

县中饶白鸟,郭外是黄河。

地近行程少,家贫酒债多。

知君新称意,好得奈春何。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翻译

我时常喜爱夏阳县,往昔曾经两度经过。
县城里白鸟众多,城外紧邻着黄河。
因地点便利行程不长,无奈家境贫寒酒债繁多。
得知你近来称心如意,春天的美好你怎么享受呢?

注释

常爱:经常喜爱。
夏阳县:地名,代表一个充满美好回忆的地方。
往年:过去的年月。
再过:又一次经过。
县中:县城里面。
饶:多,丰富。
白鸟:白色的鸟,可能指鸥鹭等水鸟。
郭外:城外,指县城的外围。
黄河:中国第二大河流,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地近:地理位置接近,方便到达。
行程少:旅途不遥远。
家贫:家庭经济条件不好。
酒债多:因为喜欢喝酒而欠下许多债务。
知君:知道你,了解你的情况。
新称意:最近感到满意,心情舒畅。
好得:怎么样,如何。
奈春何:面对春天的美好该怎么办,带有享受或应对之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淡泊名利、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开篇便以“常爱夏阳县,往年曾再过”表达了诗人对夏阳县的一往情深,这里是他曾经留恋的地方。接下来的“县中饶白鸟,郭外是黄河”生动地描绘出了夏阳城郭内外的景色:城中有洁白如雪的鸟儿飞翔,而城外则是奔腾不息的黄河。

然而诗人的生活并不富裕,“地近行程少,家贫酒债多”透露出一种无奈与苦涩。尽管如此,他并没有沉溺于这种困境之中,反而能够超然物外。他在“知君新称意,好得奈春何”中表达了对友人崔主簿的祝福和理解,似乎在说,即使是在贫困与债务的重压下,也能找到生活的快乐和美好的地方。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以及诗人个人情感的真挚抒发,展现了诗人一种超脱世俗、享受简单生活乐趣的心境。

收录诗词(395)

岑参(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边塞诗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 籍贯:南阳
  • 生卒年:约715-770年

相关古诗词

送崔全被放归都觐省

夫子不自衒,世人知者稀。

来倾阮氏酒,去着老莱衣。

渭北草新出,关东花欲飞。

楚王犹自惑,宋玉且将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送崔员外入秦因访故园

欲谒明光殿,先趋建礼门。

仙郎去得意,亚相正承恩。

竹里巴山道,花间汉水源。

凭将两行泪,为访邵平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送梁判官归女几旧庐

女几知君忆,春云相逐归。

草堂开药裹,苔壁取荷衣。

老竹移时少,新花旧处飞。

可怜真傲吏,尘事到山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送绵州李司马秩满归京因呈李兵部

久客厌江月,罢官思早归。

眼看春光老,羞见梨花飞。

剑北山居小,巴南音信稀。

因君报兵部,愁泪日沾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