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舣棹水之涯,重来访可师。
磬声连古寺,僧语隔疏篱。
果熟时抛地,花繁欲堕枝。
三年前到此,不记旧题诗。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顾逢的《斯岩庵》,描绘了诗人泊舟岸边,重游古寺的情景。首句“舣棹水之涯”写诗人停船靠岸,来到水边,显示出对斯岩庵的向往和怀念。次句“重来访可师”表达了诗人对僧侣的敬意,以及对再次造访的期待。
第三句“磬声连古寺”,通过听觉描绘出古寺的宁静与庄重,磬声悠扬,穿越疏篱,传递出一种超脱尘世的禅意。第四句“僧语隔疏篱”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清幽,僧人的低语仿佛被篱笆过滤,显得更加深远。
接下来两句“果熟时抛地,花繁欲堕枝”,诗人以生动的视觉形象描绘了庵中的自然景象,果实累累,花朵繁多,仿佛要从枝头坠落,展现出生机盎然的季节气息。
最后两句“三年前到此,不记旧题诗”,诗人回忆起三年前的来访,感叹时光荏苒,已经记不清当时留下的诗句,流露出淡淡的怀旧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斯岩庵的环境和氛围,以及诗人的情感变化,展现了古代文人对山水寺庙的深深敬仰和对岁月流转的感慨。
不详
湖边春已过,正是绿阴时。
独步无人处,微吟得意诗。
斜阳浮舴艋,远水立鸬鹚。
物命真堪惜,游鱼脱钓丝。
每见湖堤畔,持竿立柳阴。
不多吞饵者,空起羡鱼心。
严濑山林石,磻溪岁月深。
何如池馆上,倚槛看浮沉。
箫鼓别船鸣,吟边酒自倾。
远山多少意,幽鸟两三声。
风急浪争起,云开雨不成。
断桥归已晚,塔杪夕阳明。
楼阁青山里,阑干几处凭。
乐同湖上酒,清在坐中僧。
水影飞双蝶,风声磨一鹰。
夕阳堪入画,金蚓走春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