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昭君变文(其一)

□□□□□□迷,前军□□□□□。

□□□□□此难,路难荒径足风惛。

□□□□□□□,□□景色似氤氲。

□□□搜骨利干,边草叱沙纥逻分。

阴圾爱长席箕掇,□谷多生没咄浑。

纵有衰蓬欲成就,旋被流沙剪断根。

酒泉路远穿龙勒,石堡云山接雁门。

蓦水频过及敕戌,□□望见可岚屯。

如今以慕单于德,昔日还承汉帝恩。

□□定知难见也,日月无明照覆盆。

愁肠百结虚成著,□□千行没处论。

贱妾傥期蕃里死,远恨家人招取魂。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王昭君的悲剧命运与内心情感的复杂纠葛。开篇“迷”字,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迷茫与困惑,接着“前军”、“路难”等词,展现了王昭君出塞途中的艰难与险阻,以及她所面临的孤独与无助。

“景色似氤氲”一句,通过景物的描写,营造了一种朦胧、幽深的氛围,象征着王昭君内心的哀伤与无奈。“边草”、“阴圾”、“谷多生没咄浑”等意象,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荒凉与凄冷,反映了王昭君远离家乡、身处异域的孤独与痛苦。

“纵有衰蓬欲成就,旋被流沙剪断根”两句,以自然界的景象比喻王昭君的命运,即使她努力挣扎,最终仍被残酷的命运所束缚,无法逃脱困境。“酒泉路远穿龙勒,石堡云山接雁门”描绘了王昭君出塞途中的遥远与艰辛,同时也暗示了她与故乡的隔绝与疏离。

“蓦水频过及敕戌,□□望见可岚屯”表达了王昭君在漫长旅程中对故乡的思念与渴望,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与恐惧。“如今以慕单于德,昔日还承汉帝恩”则揭示了王昭君在异族统治下的处境,以及她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无奈的接受。

最后,“日月无明照覆盆”一句,形象地表达了王昭君内心的绝望与无助,仿佛被黑暗笼罩,看不到任何光明与希望。“愁肠百结虚成著,□□千行没处论”进一步深化了她的悲痛与哀愁,以及对命运不公的无力感。

整首诗通过对王昭君个人命运的细腻描绘,深刻反映了古代女性在特定历史背景下所承受的苦难与牺牲,以及她们对自由、爱情与尊严的渴望。

收录诗词(247)

佚名(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王昭君变文(其二)

传闻突厥本同威,每唤昭君作贵妃。

呼名更号烟脂氏,犹恐他嫌礼度微。

牙官少有三公子,首领多饶五品绯。

屯下既称张毳幕,临时必请建门旗。

搥钟击鼓千军啖,叩角吹螺九姓围。

瀚海尚犹呜●●,阴山的是●危危。

樽前校尉歌杨柳,坐上将军舞落晖。

乍到未娴胡地法,初来且著汉家衣。

冬天野马从他瘦,夏月●牛任意肥。

边云忽然闻此曲,令妾愁肠每意归。

蒲桃未必胜春酒,●帐如何及綵帏。

莫怪适来频下泪,都为残云度岭西。

形式: 古风

王昭君变文(其三)

单于传告报诸蕃,各自排兵向北山。

左边尽著黄金甲,右半纷纭似锦团。

黄羊野马捻枪拨,鹿鹿从头吃箭穿。

远指白云呼且住,听奴一曲别乡关。

妾家宫苑住秦川,南望长安路几千。

不应玉塞朝云断,直为金河夜蒙连。

烟●山上愁今日,红粉楼前念昔年。

八水三川如掌内,大道青楼若眼前。

风光日色何处度,春色何时度酒泉?

可●轮台寒食后,光景微微尚不传。

衣香路远风吹尽,朱履途遥蹑镫穿。

假使边庭突厥宠,终归不及汉王怜。

心惊恐怕牛羊吼,头痛生憎乳酪膻。

一朝愿妾为红鹤,万里高飞入紫烟。

初来不信胡关险,久住方知虏塞□。

祁雍更能何处在,只应弩那白云边。

形式: 古风

王昭君变文(其四)

妾嫁来沙漠,经冬向晚时。

和明以合调,翼以当威仪。

红脸偏承宠,青蛾侍妾时。

□□□□□,每怜岁寒期。

今果连其病,容华渐渐衰。

五神俱总散,四代的危危。

月华来映塞,风树已惊枝。

鍊药须岐伯,看方要巽离。

此间无本草,何处觅良师。

妾貌如红线,孤鸾视影犹□□,龙剑非人尚忆雌。

妾死若留故地葬,临时请报汉王知。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王昭君变文(其五)

忆昔㖞銮殿,相将出雁门。

同行复同寝,双马复双奔。

度岭看悬瓮,临行望覆盆。

到家蕃里重,长愧汉家恩。

饮食盈帔桉,蒲桃满颉樽。

元来不向口,交命若何存。

凤管长休息,龙城永绝闻。

画眉无若择,泪眼有新痕。

愿为宝马连长带,莫学孤蓬剪断根。

公主时亡仆亦死,谁能在后哭孤魂。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