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中十首(其二)

朝临孟诸上,忽见芒砀间。

赤帝终已矣,白云长不还。

时清更何有,禾黍遍空山。

形式: 古风 押[删]韵

鉴赏

这是一首表达乡愁与时光流逝的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来传递作者的情感。"朝临孟诸上,忽见芒砀间"两句,描写早晨登高远眺,突然之间看到了遥远的芒砀山脉,这种景象让人不禁产生了深深的怀旧之情。"赤帝终已矣,白云长不还"则是说太阳(古代称日为赤帝)已经落山,而那漂泊的白云也不再回来,暗示着时间的不可逆转和往事的难以重现。

接下来的"时清更何有,禾黍遍空山"进一步展开了这种感慨。"时清"意指岁月静好,但在这宁静中,却又充满了对过去的思念和怀旧的情绪。"禾黍遍空山"则是说荒凉的野草覆盖了整个空旷的山峰,这种景象不仅形容了自然之美,也映射出了作者内心的孤寂与哀愁。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表达了对往昔岁月的无尽怀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深刻感慨。

收录诗词(257)

高适(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仲武,后迁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阳)。安东都护高侃之孙,唐代大臣、诗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世称高常侍。于永泰元年正月病逝,卒赠礼部尚书,谥号忠。作为著名边塞诗人,与岑参并称“高岑”,与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其诗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有文集二十卷

  • 字:达夫
  • 籍贯:渤海蓨(今河北景县)
  • 生卒年:704—765年

相关古诗词

宋中十首(其三)

景公德何广,临变莫能欺。

三请皆不忍,妖星终自移。

君心本如此,天道岂无知。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宋中十首(其四)

梁苑白日暮,梁山秋草时。

君王不可见,脩竹令人悲。

九月桑叶尽,寒风鸣树枝。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宋中十首(其五)

登高临旧国,怀古对穷秋。

落日鸿雁度,寒城砧杵愁。

昔贤不复有,行矣莫淹留。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宋中十首(其六)

出门望终古,独立悲且歌。

忆昔鲁仲尼,悽悽此经过。

众人不可向,伐树将如何。

形式: 古风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