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中十首(其六)

出门望终古,独立悲且歌。

忆昔鲁仲尼,悽悽此经过。

众人不可向,伐树将如何。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翻译

出门远望无尽岁月,孤独中悲伤地吟唱。
回忆过去孔子的身影,他也曾如此凄凉走过。
面对众人不能相随,砍伐树木又会怎样呢。

注释

终古:永远,久远。
独立:独自站立。
鲁仲尼:即孔子,儒家创始人。
悽悽:形容心情悲凉。
伐树:比喻做困难或不受欢迎的事。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高适的作品,它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独立思考的情境。"出门望终古,独立悲且歌"表达了诗人面对历史长河时的心境,既有悲伤,也有歌唱,这是一种深沉而复杂的情感体验。

"忆昔鲁仲尼,悽悽此经过"则是诗人回忆孔子(鲁仲尼),孔子的形象在这里代表了道德的理想和文化的传承。"悽悽"一词表达了一种沉郁、思索的情绪,显示出诗人对过去圣贤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可能暗含着对当下世态的不满。

最后两句"众人不可向,伐树将如何"则是诗人对周围环境的一种描写和比喻。这里的“众人”指的是那些不能理解或认同自己思想的人,而“伐树”可能象征着阻碍或者挑战。在这种情境下,“将如何”表达了诗人面对现实时的无奈与困惑。

整首诗通过诗人的内心独白和对周围环境的观察,展现了一种个体在历史和社会中的孤独感,以及对于理想与现实之间冲突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257)

高适(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仲武,后迁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阳)。安东都护高侃之孙,唐代大臣、诗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世称高常侍。于永泰元年正月病逝,卒赠礼部尚书,谥号忠。作为著名边塞诗人,与岑参并称“高岑”,与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其诗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有文集二十卷

  • 字:达夫
  • 籍贯:渤海蓨(今河北景县)
  • 生卒年:704—765年

相关古诗词

宋中十首(其七)

逍遥漆园吏,冥没不知年。

世事浮云外,闲居大道边。

古来同一马,今我亦忘筌。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宋中十首(其八)

五霸递征伐,宋人无战功。

解围幸奇说,易子伤吾衷。

唯见卢门外,萧条多转蓬。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宋中十首(其九)

常爱宓子贱,鸣琴能自亲。

邑中静无事,岂不由其身。

何意千年后,寂寞无此人。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宋中十首(其十)

阏伯去已久,高丘临道傍。

人皆有兄弟,尔独为参商。

终古犹如此,而今安可量。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