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东寺柱

竹风松月牢于锁,关闭人心物外情。

燕雀闻经俱已惯,归来不怕读书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翻译

竹林中的清风和松月仿佛被紧紧锁住,它们能封闭住人们对外界情感的感知。
即使是燕雀这样的小鸟听到诵读经书的声音也已经习以为常,它们回来后并不畏惧读书声。

注释

竹风松月:竹林、清风、松月,象征宁静与超脱的自然环境。
牢于锁:形容环境静谧,仿佛能束缚住外界的影响。
人心物外情:人的内心世界和对外部世界的感情。
燕雀:比喻平凡的人或事物。
惯:习惯,习以为常。
读书声:学习或诵读的声音。

鉴赏

这首诗名为《题东寺柱》,是宋代诗人黄庶所作。诗中以“竹风松月牢于锁”起笔,形象地描绘了寺庙环境的宁静与封闭,仿佛竹林中的清风和松间的明月被紧紧锁住,暗示着这里远离尘世的纷扰。接下来,“关闭人心物外情”进一步表达了寺庙生活能够隔绝世俗情感,使人的心灵得以净化。

后两句“燕雀闻经俱已惯,归来不怕读书声”,通过写连寻常的燕雀都习惯了经文诵读的声音,表明这里的僧侣们诵经之声已经成为了常态,连燕雀都不以为意。这种情境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氛围,读书声不再令人惊扰,反而成为一种自然和谐的存在。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自然景色和日常生活细节,展现了东寺的静谧与修行者的内心世界,体现了禅宗崇尚的清寂与内心的安宁。

收录诗词(168)

黄庶(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黄湜子。仁宗庆历二年进士。历佐一府三州,皆为从事。后摄知康州。工诗。有《伐檀集》

  • 字:亚父
  • 籍贯:宋洪州分宁

相关古诗词

八日探菊

行绕墙边菊,踌蹰赏物心。

秋风应有意,明日是知音。

酒惜浮花醉,诗留把叶吟。

儿童欣佳节,撚蕊试黄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市得笛竹簟因成诗

八尺枯冰簟一筒,小轩拂拭趣谁同。

樽前声负千杯月,窗下光赢一枕风。

易向曲肱增旧意,诗因仰看有新功。

蠹书围绕高眠处,梦与尘埃路不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立春

此日春方到,春心亚舜尧。

勾芒如稷契,大蔟似咸韶。

衡柄三阳把,陶镕万物翘。

家家助和气,剪綵作花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次韵子仪初夏偶作

醉红方寂寞,吟绿又装成。

急雨荷宜听,清风簟可迎。

燕忙谙物态,花尽见时情。

独有无言意,不知枯与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