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居对雨

秋雨萧萧夜及晨,酿寒云气涨高旻。

鸡愁隔幔还妨客,雀啄巡檐不避人。

著叶声声初滴沥,随风濯濯太崩沦。

无端沸动虚堂思,瘦损还吟病里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深秋时节,雨夜与清晨交织的景象,以及诗人病居之中对自然界的细腻感受。首句“秋雨萧萧夜及晨”点明了季节和时间,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氛围。接着,“酿寒云气涨高旻”一句,通过“酿寒”二字,形象地表现了云层中凝聚的寒意,而“涨高旻”则赋予了云气以动态感,仿佛在空中蔓延扩散。

接下来,“鸡愁隔幔还妨客,雀啄巡檐不避人”两句,运用对比手法,描绘了雨中鸡和雀的不同反应。鸡因雨声而愁,难以安眠,似乎还影响到了访客;而雀却在屋檐下自由觅食,不避人,展现出自然界中生命的顽强与自由。这种对比,既体现了自然界的生命力,也映射出诗人内心的复杂情绪。

“著叶声声初滴沥,随风濯濯太崩沦”两句,进一步描绘了雨落的声音和雨中的景象。雨滴落在叶子上,发出清脆的声响,如同细语低吟;而随着风的吹拂,雨珠在空中跳跃,展现出一种动态美。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视觉和听觉上的美感,也暗示了自然界中事物的瞬息万变。

最后,“无端沸动虚堂思,瘦损还吟病里身”表达了诗人面对自然界的感慨与自我反思。雨声激起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思绪,仿佛是外界与内心的共鸣。在病痛中,诗人依然能够感受到自然之美,但同时也意识到自己的身体状况,这种矛盾的情感,使得诗歌充满了深度和情感的张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秋雨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生命力与变化,同时也反映了诗人面对病痛时的内心世界,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92)

屠侨(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代题寿父母图

闻说瑶池会事新,郁葱佳气北堂辰。

青铜月满明珠箔,白发茎疏照锦茵。

箫管凤凰台上侣,儿孙兰蕙圃中人。

风霜亦屡疑春色,乌鹊年年渡汉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访同年陶奉川舟发城南

小雨城南动晓船,长春门外柳如烟。

客情淡泊观流水,行色萧条忆往年。

江麦纤纤留燕语,汀花冉冉足凫眠。

推窗慢数修程事,看尽人家雨后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云深楼晚眺题付住僧清涛

汝有窦山百尺楼,白云朝夕深悠悠。

乳峰烟雨千林暮,飞雪岩台六月秋。

镜水芜平莎鸟立,藤花风落野猿愁。

我来未尽登临兴,记尔青春卜再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与秋官孙敏中宿佛塔亭次日陶明府行厨为会

夜宿招提境上头,故人飞简此重留。

青封入案酒筵暮,白鸟下溪山雨收。

同榜分于南北尽,百年情属主宾酬。

令君拟有观风日,漫写新诗纪胜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