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而幽静的山中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与诗人的情感交融。
首联“汝有窦山百尺楼,白云朝夕深悠悠”,开篇即以“窦山百尺楼”为背景,楼高耸入云,与白云相接,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接着,“朝夕深悠悠”则赋予了白云以时间感和空间感,使得画面更加生动。
颔联“乳峰烟雨千林暮,飞雪岩台六月秋”,进一步展开画面。乳峰在烟雨中若隐若现,千林在傍晚时分显得格外宁静,而飞雪覆盖的岩台在六月的秋天里更显奇异。这两句通过不同的季节和天气变化,展现了山中四季的不同风貌。
颈联“镜水芜平莎鸟立,藤花风落野猿愁”,将视线转向水面,镜水平如镜面,芜草间鸟儿独立,一片宁静。藤花随风飘落,似乎连野猿也为之愁绪满腹。这一联通过动与静、生与死的对比,增强了画面的层次感和情感深度。
尾联“我来未尽登临兴,记尔青春卜再游”,表达了诗人对这片美景的喜爱之情,虽然这次未能完全领略其美,但已决定将来再次造访,留下期待与不舍。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山中景色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幽静,也寄托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未来的憧憬,是一首富有情感与哲思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