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坐西斋

拥褐观心坐,翛然万念澄。

焚香齐乱帙,煮药候残灯。

榻在稀逢客,瓢空懒寄僧。

住山诸子约,何日遂担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夜宿西斋时的内心世界与生活状态,充满了淡泊宁静的禅意。

首句“拥褐观心坐”,诗人以朴素的衣褐包裹身躯,静坐于一室之中,专注于内心的观察与反省,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的宁静心境。次句“翛然万念澄”,“翛然”形容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状态,“万念澄”则指心灵的纯净与清明,诗人通过这一描述,展现了其心灵的超脱与纯净。

接着,“焚香齐乱帙,煮药候残灯”,诗人点燃香火,整理杂乱的书籍,同时准备药物,等待着夜深人静之时。这一细节不仅体现了诗人的生活情趣,更暗示了其对自然与生命的深刻理解与尊重。通过“焚香”与“煮药”的行为,诗人将日常琐事转化为精神修行的过程,进一步深化了其内心的平静与和谐。

“榻在稀逢客,瓢空懒寄僧”,这两句描绘了诗人独居的生活状态。床榻上少有访客,瓢中之水已尽,懒得寄居于僧舍。这些细节不仅展现了诗人的孤独与清贫,更凸显了其对物质的淡泊与对精神世界的追求。诗人通过这种简朴的生活方式,表达了对自由与独立的向往,以及对内心世界的坚守。

最后,“住山诸子约,何日遂担簦”,诗人与山中的朋友们有过约定,但何时能够实现这一约定却未可知。这句话既是对未来的一种期待,也蕴含着对当下生活的满足与珍惜。通过这一表述,诗人展现了对友情的珍视与对未来的憧憬,同时也流露出一种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夜宿西斋时的内心世界与生活状态,以及其对自然、生命、友情和精神世界的深刻思考与追求。诗中充满了淡泊宁静的禅意,以及对自由、独立与内心世界的坚守,是一首富有哲理与情感深度的作品。

收录诗词(3915)

欧大任(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仲秋八日还山有作四首(其一)

夕马飞偏急,相随归故园。

秋烟江水暝,落日渡头喧。

舍者罢争席,老亲欢倚门。

经时无斗粟,负米向何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仲秋八日还山有作四首(其二)

岂是倦游者,还山意绪真。

青云疑畏路,黄鹤待归人。

童应蓬门少,宾来橡饭新。

明朝谁载酒,应得慰家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仲秋八日还山有作四首(其三)

青冥吾独后,白发每能先。

世岂高人慢,天惟醉者全。

歌吟偏海月,渔钓自江烟。

骨相今如此,栖栖敢受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仲秋八日还山有作四首(其四)

嗒然一室内,生理更如何。

天地有高枕,江湖仍短蓑。

书成千载事,剑倚众人歌。

未厌烟皋冷,秋裳且薜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