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新定苏七太守

闻道银符渡睦溪,桐山应为长清晖。

渔翁几十迎舟拜,沙鸟成双夹旆飞。

检点簿书茶贡蚤,体量风物橘奴肥。

题舆自愧来何晚,未得云中瞩使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翻译

听说有银符过睦溪,桐山定会沐浴清辉。
渔翁几十人迎接舟船行礼,沙滩上的鸟儿成对伴随旗帜飞翔。
检查簿册,早采茶叶供奉,体察风情,橘树茂盛如奴仆丰满。
检视地图,我深感惭愧来得太迟,未能在云端瞩目展示使者的威严。

注释

银符:官方文书或通行证。
清晖:清澈的光辉,这里指清幽的环境。
渔翁:打渔的老人。
簿书:账册或文件。
茶贡:进贡的茶叶。
橘奴:比喻橘树繁茂。
题舆:题写地图或游览图。
瞩使威:展示使者的威严。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的文学家张伯玉所作,名为《寄新定苏七太守》。诗中描绘了诗人对好友苏七太守的深厚情谊,以及对彼此间未能及时相聚而感到的遗憾。

首句“闻道银符渡睦溪”表达了诗人听说苏七太守已经到达银符渡这个地方,睦溪即是指河流平静温和的氛围。接下来的“桐山应为长清晖”则预示着桐山将因为苏七太守的到来而变得更加明净清新。

中间两句“渔翁几十迎舟拜,沙鸟成双夹旆飞”,通过渔翁(渔家之老)与沙鸟(水边小鸟)的动作,表现了当地百姓对苏七太守到来的热烈欢迎和景象的美好。

以下两句“检点簿书茶贡蚤,体量风物橘奴肥”,则是描写苏七太守在任所检查簿籍、品评地方特产,如茶叶与贡品,以及观察当地自然环境和农业生产情况,显示了他勤政爱民的形象。

末尾两句“题舆自愧来何晚,未得云中瞩使威”,诗人表达了对自己未能及时到访苏七太守而感到的歉意,同时也希望能够得到苏七太守从云间传来的信号或命令,以示自己的诚意。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物活动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作者与被寄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于彼此未能相聚的惆怅。

收录诗词(99)

张伯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寄睦州朱少卿

何幸乡枌托使麾,忆曾淮澨见风仪。

泉分龙岫成新酿,庙锁琼蕤换旧枝。

二水清涵潭月夜,千峰晴捲雪云时。

向来萧洒称名郡,少缓龚黄次补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寄睦州苏七使君

阔步曾飞到广寒,一麾聊顿野云间。

虬蟠涧底未失水,鹤在笼中且看山。

旧日笑谈犹壮否,近来书信亦稀还。

严滩桐岭宜秋醉,却恐才高不奈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游叔虞祠

庙中桐叶手中文,闲读高碑拂素尘。

异陇归禾曾是主,徒林射兕独留神。

关河莫问周秦事,花木谁分汉魏春。

惟有门前旧溪水,秋风幽咽送行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答王越州蓬莱阁

书报蓬莱高阁成,越山增翠越波明。

云收海上天地静,人在月中金翠横。

游女弄芳珠作佩,仙人度曲玉为笙。

会须长揖浮丘伯,醉听银河秋浪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