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王越州蓬莱阁

书报蓬莱高阁成,越山增翠越波明。

云收海上天地静,人在月中金翠横。

游女弄芳珠作佩,仙人度曲玉为笙。

会须长揖浮丘伯,醉听银河秋浪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书斋和报馆建成了蓬莱阁,越地的山峦更显翠绿,湖面波光粼粼格外明亮。
云雾散去,海天一片宁静,人在月光下如置身于金碧辉煌的世界。
游女们把珍珠装饰成美丽的饰品,仙人们吹奏着由玉制成的笙曲。
我期待能向仙人浮丘伯行礼,醉心聆听银河秋夜的浪涛声。

注释

越山:浙江一带的山。
增翠:更加翠绿。
越波:越地的湖水。
云收:云雾消散。
天地静:海天宁静。
金翠横:金碧辉煌。
游女:游玩的女子。
弄芳珠:玩赏珍珠。
仙人:神仙。
度曲:演奏乐曲。
玉为笙:用玉制作的笙。
会须:应当。
长揖:古代的一种礼节,拱手高举过头再放下。
浮丘伯:古代仙人名。
银河:指天上的银河。
秋浪声:秋天的海浪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仙境图景,通过对蓬莱阁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于理想世界的向往。蓬莱阁作为传说中八仙过海的所在,在这里被描写为高大雄伟,连同越山一起显得更加翠绿和明亮。云收海上,天地间呈现出一种静谧与宁静,而人仿佛置身于月之中,那种超脱尘世的感觉使得金翠横亘如画。

游女以芳珠为佩,仙人则用玉制成笙,这些细节不仅增添了仙境的梦幻色彩,也反映出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欣赏。最后一句“会须长揖浮丘伯,醉听银河秋浪声”表达了诗人对于朋友、知识分子或者同道中人的尊重与仰慕,同时也表现出了诗人在大自然中的自在与享受。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悠远,充满了对仙境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内心对于高洁、自由和美好的追求,以及他对于超脱尘世、达到精神彼岸的渴望。

收录诗词(99)

张伯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答延平王八使君望江亭见怀之什

望江亭上望桐江,烟水茫然隔锁窗。

擢第蚤同丹桂树,从军俱在碧油幢。

天遥皓月人千里,书托红鳞锦一双。

开府时多家令瘦,酒旗犹恐未相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江]韵

新安江舟中奉酬孙观书记

十年塞外忆江山,今日扁舟纵眼看。

匝岸野花红似簇,避人沙鸟起成团。

放怀自古酒为得,老笔到今诗最难。

君解高吟我方饮,几人能共此清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新定望湖楼

龙盘山影倒寒流,十里屏风翠入楼。

画笔肯归涵碧手,湖光疑对涌金秋。

主翁爱客排三雅,渔父忘机任直钩。

为访红云绕花岛,满船歌舞按梁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睦州

千家楼阁丽朝晖,人到于今说钓矶。

雨后数峰骄欲斗,春来两港活如飞。

高吟多谢沈家令,中酒长怜杜紫微。

更爱严城无锁处,白云摇漾去还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