雒阳行

诏书早洗雒阳尘,叔父如王有几人。

先帝玉符分爱子,西京铜狄泣王孙。

白头宫监锄荆棘,曾在华清内承直。

遭乱城头乌夜啼,四十年来事堪忆。

神皇倚瑟楚歌时,百子池边袅柳丝。

早见鸿飞四海翼,可怜花发万年枝。

铜扉未启牵衣谏,银箭初残泪如霰。

几年不省公车章,从来数罢昭阳宴。

骨肉终全异母恩,功名徒付上书人。

贵彊无取诸侯相,调护何关老大臣。

万岁千秋相诀绝,青雀投怀玉鱼别。

昭丘烟草自苍茫,汤殿香泉暗呜咽。

析圭分土上东门,宝毂雕轮九陌尘。

骊山西去辞温室,渭水东流别任城。

少室峰头写桐漆,灵光殿就张琴瑟。

愿王保此黄发期,谁料遭逢黑山贼。

嗟乎龙种诚足怜,母爱子抱非徒然。

江夏漫裁修柏赋,东阿徒咏《豆萁》篇。

我朝家法逾前制,两宫父子无遗议。

廷论繇来责佞夫,国恩自是优如意。

万家汤沐启周京,千骑旌旗给羽林。

总为先朝怜白象,岂知今日误黄巾。

邹枚客馆伤狐兔,燕赵歌楼散烟雾。

茂陵西筑望思台,月落青枫不知路。

今皇兴念穗帷哀,流涕黄封手自裁。

殿内遂停三部伎,宫中为设八关斋。

束薪流水王人戍,太牢加璧通侯祭。

帝子魂归南浦云,玉妃泪洒东平树。

北风吹雨故宫寒,重见新王受诏还。

惟有千寻旧松栝,照人落落嵩高山。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末期诗人吴伟业的《雒阳行》,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描绘,展现了对皇室变迁和国家命运的感慨。首句“诏书早洗雒阳尘”暗示了历史的更迭,接下来通过叔父如王的典故,表达了对先帝分封爱子的怀念。诗人回忆了自己在宫廷中的生活,感叹战乱带来的凄凉,以及对过去岁月的追忆。

中间部分描述了皇帝在困境中的决策,以及对臣子忠诚与背叛的反思。诗人以“早见鸿飞四海翼”象征皇族的远大前程,又以“可怜花发万年枝”寄托对和平的期盼。然而,现实残酷,忠臣进谏被拒,宴会不再,家族关系也因战乱而疏离。

后半部分转向对皇家陵寝的描绘,表达了对逝去皇权的哀悼,以及对未来的忧虑。诗人以“束薪流水王人戍”形容守卫的森严,而“太牢加璧通侯祭”则揭示了对亡者的尊崇。最后,诗人借自然景象和历史遗迹,寄寓对新王的期望,同时也表达了对过去的哀思。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对现实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王朝兴衰的深刻洞察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

收录诗词(214)

吴伟业(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别署鹿樵生、、大云道人,世居江苏昆山,祖父始迁江苏太仓,汉族,江苏太仓人,崇祯进士。明末清初著名诗人,与钱谦益、龚鼎孳并称“江左三大家”,又为娄东诗派开创者。长于七言歌行,初学“长庆体”,后自成新吟,后人称之为“梅村体”

  • 号:梅村
  • 籍贯:灌隐主
  • 生卒年:1609~1672

相关古诗词

三松老人歌

三松老人七十一,箬帽棕鞋神奕奕。

座上支颐避世翁,少年走马长安客。

长安此日车如风,十人五人衣衫同。

卖术黄银殷七七,搊筝翠袖张红红。

西苑楼台飞百尺,洛阳贾人进花石。

宣政门开候赐钱,杜陵日暮分曹弈。

大艑十丈封黄罗,彄环一寸如清矑。

织罽先呈尚衣局,饰珰共宴卖珠胡。

二月高梁走燕九,小儿缘橦女射柳。

马客虬须笑系鞭,蛾姬辅靥呼尝酒。

贺老琵琶李谟笛,兴庆楼前初下直。

曲曲新声我辈闻,五侯宣索知何及。

玉河归骑景阳钟,曳缟乘胜胜日中。

醉值金吾争道过,将军司隶与钱通。

二十年来重到此,不见当年游侠子。

南陌朝催间架钱,西山夜拾回中矢。

老夫濩落复何求,寒笛江潭独倚楼。

一身结客半天下,万里归来空白头。

形式: 古风

听女道士卞玉京弹琴歌

鴐鹅逢天风,北向惊飞鸣。

飞鸣入夜急,侧听弹琴声。

借问弹者谁,云是当年卞玉京。

玉京与我南中遇,家近大功坊底路。

小院青楼大道边,对门却是中山住。

中山有女娇无双,清眸皓齿垂明珰。

曾因内宴直歌舞,坐中瞥见涂鸦黄。

问年十六尚未嫁,知音识曲弹清商。

归来女伴洗红妆,枉将绝技矜平康。

如此才足当侯王。

万事仓皇在南渡,大家几日能枝梧。

诏书忽下选蛾眉,细马轻车不知数。

中山好女光徘徊,一时粉黛无人顾。

艳色如为天下传,高门愁被旁人妒。

尽道当前黄屋尊,谁知转盼红颜误。

南内方看起桂宫,北兵早报临瓜步。

闻道君王走玉骢,犊车不用聘昭容。

幸迟身入陈宫里,却早名填代籍中。

依稀记得祁与阮,同时亦中三宫选。

可怜俱未识君王,军府抄名被驱遣。

漫咏临春琼树篇,玉颜零落委花钿。

当时错怨韩擒虎,张孔承恩已十年。

但教一日见天子,玉儿甘为东昏死。

羊车望幸阿谁知,青冢凄凉竟如此。

我向花间拂素琴,一弹三叹为伤心。

暗将别鹄离鸾引,写入悲风怨雨吟。

昨夜城头吹筚篥,教坊也被传呼急。

碧玉班中怕点留,乐营门外卢家泣。

私更装束出江边,恰遇丹阳下渚船。

剪就黄絁贪入道,携来绿绮诉婵娟。

此地繇来盛歌舞,子弟三班十番鼓。

月明弦索更无声,山塘寂寞遭兵苦。

十年同伴两三人,沙董朱颜尽黄土。

贵戚深闺陌上尘,吾辈漂零何足数。

坐客闻言起叹嗟,江山萧瑟隐悲笳。

莫将蔡女边头曲,落尽吴王苑里花。

形式: 古风

后东皋草堂歌

君家东皋枕山麓,百顷流泉浸花竹。

石田书画数百卷,酷嗜平生手藏录。

隐囊麈尾寄萧斋,鸿鹄高飞鹰隼猜。

白社青山旧居在,黄门北寺捕车来。

有诏怜君放君去,重到故乡栖隐处。

短策仍看屋后山,扁舟却系门前树。

此时钩党虽纵横,终是君王折槛臣。

放逐纵缘当事意,江湖还赖主人恩。

一朝龙去辞乡国,万里烽烟归未得。

可怜双戟中丞家,门帖凄凉题卖宅。

有子单居持户难,呼门吏怒索家钱。

穷搜发箧应无计,弃掷城南五尺山。

任移花药邻家植,未剪松杉僧舍得。

渔舟网集习家池,官道人牵到公石。

石础虽留不记亭,槿篱还在半无门。

欹桥已断眠僵柳,醉壁谁扶倚瘦藤。

尚有荒祠丛废棘,丰碑草没犹堪识。

阶前田父早歌呼,陌上行人增叹息。

我初扶杖过君家,开尊九月逢黄花。

秋日溪山好图画,石田真迹深咨嗟。

传闻此图再易主,同时宾客知存几。

又见溪山改旧观,雕栏碧槛今已矣。

摇落深知宋玉愁,衡阳雁断楚天秋。

斜晖有恨家何在,极浦无言水自流。

我来草堂何处宿,挑镫夜把长歌续。

十年旧事总成悲,再赋闲愁不堪读。

魏寝梁园事已空,杜鹃寂寞怨西风。

平泉独乐荒榛里,寒雨孤村听暝钟。

形式: 古风

昙阳观访文学博介石兼读苍雪师旧迹有感

先生头白发垂耳,博士无官家万里。

讲席漂零笠泽云,乡心断绝昆明水。

南来道者为苍公,说经如虎诗如龙。

大渡河头洗白足,一枝椰栗栖中峰。

与君相见砉然笑,石床对语羁愁空。

故园西境接身毒,雪山照耀流沙通。

神僧大儒却并出,雕题久矣渐华风。

呜呼铜鼓鸣,庄蹻起。

青草湖边筑营垒,金马碧鸡怅已矣。

人言尧幽囚,或言舜野死,目断苍梧泪不止。

吾州城南祠仙子,窈窕丹青映图史。

玉棺上天人不见,遗骨千年蜕于此。

先生结茅居其傍,归不归兮思故乡。

尽道长沙军,已得滇池王。

伏波南下开夜郎,乌爨孤城犹屈强。

青蛉绝塞终微茫。忽得山中书,苍公早化去。

支遁经台树陨花,文翁书屋风飘絮。噫嘻乎悲哉!

香象归何处,杜宇啼偏哀。月明梦落桄榔台。

丈夫行年已七十,天涯戎马知何日。

点苍青,洱海白,道路虽开亦无及。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