昙阳观访文学博介石兼读苍雪师旧迹有感

先生头白发垂耳,博士无官家万里。

讲席漂零笠泽云,乡心断绝昆明水。

南来道者为苍公,说经如虎诗如龙。

大渡河头洗白足,一枝椰栗栖中峰。

与君相见砉然笑,石床对语羁愁空。

故园西境接身毒,雪山照耀流沙通。

神僧大儒却并出,雕题久矣渐华风。

呜呼铜鼓鸣,庄蹻起。

青草湖边筑营垒,金马碧鸡怅已矣。

人言尧幽囚,或言舜野死,目断苍梧泪不止。

吾州城南祠仙子,窈窕丹青映图史。

玉棺上天人不见,遗骨千年蜕于此。

先生结茅居其傍,归不归兮思故乡。

尽道长沙军,已得滇池王。

伏波南下开夜郎,乌爨孤城犹屈强。

青蛉绝塞终微茫。忽得山中书,苍公早化去。

支遁经台树陨花,文翁书屋风飘絮。噫嘻乎悲哉!

香象归何处,杜宇啼偏哀。月明梦落桄榔台。

丈夫行年已七十,天涯戎马知何日。

点苍青,洱海白,道路虽开亦无及。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白发老者,曾经身为博士却流离失所,漂泊异乡,他的心境如同昆明水般断绝了乡愁。诗人以苍公为喻,赞美其学问深厚,如虎如龙,他在大渡河边洗净尘埃,栖身于山峰。诗人与这位先生交谈,心中的羁旅之愁仿佛一扫而空。

诗中提到的故园和历史人物,如尧舜的传说,以及长沙、滇池等地名,都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气息。诗人感叹于时代的变迁,昔日的辉煌如铜鼓声中的庄蹻故事,如今已成过往。在青草湖边的祠庙里,仙子画像依然引人怀念,而苍雪师的遗迹则显现出岁月的流转。

最后,诗人感慨人生短暂,七十高龄仍身处远方,不知何时能结束战乱。他望着点苍山和洱海,虽然道路可通,但未来仍充满不确定性。整首诗情感深沉,借景抒怀,展现了作者对历史变迁和人生无常的深深思考。

收录诗词(214)

吴伟业(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别署鹿樵生、、大云道人,世居江苏昆山,祖父始迁江苏太仓,汉族,江苏太仓人,崇祯进士。明末清初著名诗人,与钱谦益、龚鼎孳并称“江左三大家”,又为娄东诗派开创者。长于七言歌行,初学“长庆体”,后自成新吟,后人称之为“梅村体”

  • 号:梅村
  • 籍贯:灌隐主
  • 生卒年:1609~1672

相关古诗词

吾谷行

吾谷千章万章木,插石缘溪秀林麓。

中有双株向背生,并干交柯互蟠曲。

一株夭矫面东风,上拂青云宿黄鹄。

黄鹄引吭鸣一声,响入瑶花飞簌簌。

一株偃蹇踞阴崖,半死半生遭屈辱。

雷劈烧痕翠鬣焦,雨垂漏滴苍皮缩。

泥崩石断迸枯根,鼠窜虫穿隐空腹。

行人过此尽彷徨,日暮驱车不能速。

前山路转相公坟,宰木参差乱入云。

枝上子规啼碧血,道傍少妇泣罗裙。

罗裙碧血招魂哭,寡鹄羁雌不忍闻。

同伴几家逢下泪,羡他夫婿尚从军。

可怜吾谷天边树,犹有相逢断肠处。

得免仓皇剪伐愁,敢辞漂泊风霜惧。

木叶山头雪正飞,行人十月辽阳戍。

兄在长安弟玉关,摘叶攀条不能去。

昨宵有客大都来,传道君王幸渐台。

便殿含毫题诏湿,閤门走马报花开。

宫槐听取从官咏,御柳催成应制才。

定有春风到吾谷,故园不用忧樵牧。

虽遇彫枯坠叶黄,恰逢滋茂攒条绿。

繇来荣落总何常,莫向千门羡栋梁。

君不见庾信伤心《枯树赋》,纵吟风月是他乡。

形式: 古风

遣闷(其一)

秋风泠泠蛩唧唧,中夜起坐长太息。

我初避兵去城邑,田野相逢半亲识。

扁舟遇雨烟村出,白版溪门主人立。

鸡黍开尊笑延入,手持钓竿前拜揖。

十载乡园变萧瑟,父老诛求穷到骨。

一朝戎马生仓卒,妇人抱子草间匿。

津亭无船渡不得,仰视乌鹊营其巢。

天边矰?犹能逃,我独何为委蓬蒿。

搔首回望明星高。

形式: 古风

遣闷(其二)

鸡既鸣矣升高堂,问我消息来何方。

欲语不语心彷徨。

当年奔走虽茫茫,两亲筋力支风霜。

上有王母方安康,下有新妇相扶将。

小妹中夜缝衣裳,百口共到南湖庄。

只今零落将谁望,出门一步纷蜩螗。

十人五人委道傍,去乡五载重相见。

江湖到处逢征战,一家未遂升平愿。

百年那得长贫贱。

形式: 古风

遣闷(其三)

人生岂不繇时命,万事忧愁感双鬓。

兄弟三人我衰病,齿牙落尽谁能信。

畴昔文章倾万乘,道傍争欲知名姓。

中年读《易》甘肥遁,归来拟展云山兴。

赤城黄海东南胜,故园烽火忧三径。

京江战骨无人问,愁吟独向南楼凭。

风尘咫尺何时定。

故人往日燔妻子,我因亲在何敢死。

憔悴而今困于此,欲往从之愧青史。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