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母祝语.栀子花诗

当年曾记晋华林,望气红黄栀子深。

有敕诸宫勤守护,花开如玉子如金。

此花端的名薝卜,千佛林中清更洁。

从知帝母佛同生,移向慈元供寿佛。

形式: 古风

翻译

当年曾在晋华林,红黄栀子花开深。
接到命令宫中人,精心守护似珍宝。
此花名为薝卜花,千佛林中洁净雅。
传说帝母与佛共生,如今移来供长寿佛。

注释

当年:过去。
晋华林:古代的皇家园林。
红黄栀子:指颜色鲜艳的栀子花。
有敕:皇帝的命令。
勤守护:尽力保护。
如玉:比喻花朵洁白如玉。
子如金:比喻花蕊如同黄金般珍贵。
端的:确实。
薝卜:古代对栀子花的一种称呼。
千佛林:众多佛像聚集的地方。
清更洁:非常清净纯洁。
帝母:佛教中的天后或某位女神。
慈元:慈悲的根源或中心。
寿佛:象征长寿的佛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开头两句“当年曾记晋华林,望气红黄栀子深”通过对过去景象的回忆,设置了一种神秘而又庄重的氛围。晋华林是古代著名的仙境之一,而那里的栀子花则被描绘得如同金玉一般,既美丽又有着超凡脱俗的意味。

第三、四句“有敕诸宫勤守护,花开如玉子如金”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庄严与神圣。诗人通过“敕”的使用,暗示了一种帝王之命的权威感,而栀子花则被比喻为珍贵的玉和黄金,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隐含着一种神性的象征。

最后两句“此花端的名薝卜,千佛林中清更洁。从知帝母佛同生,移向慈元供寿佛”则将栀子花与佛教联系起来,诗中的“薝卜”是古代的一种植物,也常用来比喻人性纯洁,而“千佛林中清更洁”则是在强调这种清净的境界达到了极致。最后两句表明了栀子花不仅美丽,而且还承载着神性和生命之源的象征意义,帝母与佛同生,更增加了一层神圣的色彩。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栀子花的描写,不仅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超的艺术造诣,而且还传达了一种超越尘世、追求精神境界的意境。

收录诗词(188)

王义山(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宋初文学大家王禹偁的后裔。精《易》学,善词赋。宋末进士二十四年卒,年七十四。其诗学刘克庄,王士禛《池北偶谈》卷一八讥其为“下劣诗魔,恶道坌出”、“酸腐庸下”。《四库全书总目》谓其“诗文皆沿宋季单弱之习,绝少警策”(卷一六六)。著《稼村类稿》三十卷,有明正德刻本、万历刻本、《四库全书》本。《全宋诗》卷三三五二至三三五四录其诗三卷。文收入《全元文》。事迹见本集卷二九自作墓志铭、《元诗选》二集甲集

  • 字:元高
  • 号:稼村
  • 籍贯:富州(今江西丰城)
  • 生卒年:1214——1287

相关古诗词

王母祝语.菖蒲花诗

昔年有母见花轮,富贵长年不记春。

今报紫茸依碧节,献来慈极寿庄椿。

汉家天子嵩山路,又见蒲仙相与语。

而今帝母两怡愉,莫忘九疑山上侣。

形式: 古风

王母祝语.萱草花诗

当年树背入诗章,绿叶丹花有晖光。

为道宜男仍永世,福齐太姒炽而昌。

犹记夏侯曾与赋,灼灼朱华凝瑞露。

紫微右极是慈闱,岁岁丹霞天近处。

形式: 古风

王母祝语.蔷薇花诗

碎剪红绡间绿丛,风流疑在列仙宫。

朝真更欲薰香去,争掷霓衣上宝笼。

忽惊锦浪洗春色,又似宫娃逞妆饰。

会当一遣移花根,还比蒲桃天上植。

形式: 古风

王母祝语.蟠桃花诗

蕊珠仙子驾红云,来说瑶池分外春。

道是当年和露种,三千花实又从新。

红云元透西昆路,青鸟衔枝花颤舞。

薰风初动子成初,消息一年传一度。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