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母祝语.菖蒲花诗

昔年有母见花轮,富贵长年不记春。

今报紫茸依碧节,献来慈极寿庄椿。

汉家天子嵩山路,又见蒲仙相与语。

而今帝母两怡愉,莫忘九疑山上侣。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通过对昔日与今时的对比,表达了对母亲的思念和祝福之情。诗人先是回忆起过去母子共同赏花的温馨场景,但随着时间的流逝,那些美好的岁月仿佛已经远去,不再记得春天的美好。

接下来,诗人转向现实,紫茸(一种植物)依附在碧绿的节日里绽放,象征着对母亲长寿的祝愿。献上这份礼物,是为了表达最深切的慈爱和希望她能够健康长寿。

汉家天子嵩山路一句,引入了古代神话中的王母娘娘,她居住在仙境——嵩山,而蒲仙则是传说中的一位仙人。诗人借用这一意象,将自己的母亲与神话中的仙人相提并论,表达了对母亲的崇拜和敬仰。

最后两句“而今帝母两怡愉,莫忘九疑山上侣”,则是诗人直接以王母自居,希望自己母亲能够像王母娘娘那样幸福安康,不要忘记那些美好的时光,即使是在遥远的九疑山上,也有着同样的喜悦和陪伴。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结合神话故事元素,传达了深厚的情感和无尽的祝福之意,是一首情真意切、意境优美的佳作。

收录诗词(188)

王义山(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宋初文学大家王禹偁的后裔。精《易》学,善词赋。宋末进士二十四年卒,年七十四。其诗学刘克庄,王士禛《池北偶谈》卷一八讥其为“下劣诗魔,恶道坌出”、“酸腐庸下”。《四库全书总目》谓其“诗文皆沿宋季单弱之习,绝少警策”(卷一六六)。著《稼村类稿》三十卷,有明正德刻本、万历刻本、《四库全书》本。《全宋诗》卷三三五二至三三五四录其诗三卷。文收入《全元文》。事迹见本集卷二九自作墓志铭、《元诗选》二集甲集

  • 字:元高
  • 号:稼村
  • 籍贯:富州(今江西丰城)
  • 生卒年:1214——1287

相关古诗词

王母祝语.萱草花诗

当年树背入诗章,绿叶丹花有晖光。

为道宜男仍永世,福齐太姒炽而昌。

犹记夏侯曾与赋,灼灼朱华凝瑞露。

紫微右极是慈闱,岁岁丹霞天近处。

形式: 古风

王母祝语.蔷薇花诗

碎剪红绡间绿丛,风流疑在列仙宫。

朝真更欲薰香去,争掷霓衣上宝笼。

忽惊锦浪洗春色,又似宫娃逞妆饰。

会当一遣移花根,还比蒲桃天上植。

形式: 古风

王母祝语.蟠桃花诗

蕊珠仙子驾红云,来说瑶池分外春。

道是当年和露种,三千花实又从新。

红云元透西昆路,青鸟衔枝花颤舞。

薰风初动子成初,消息一年传一度。

形式: 古风

古意二首(其二)

东篱采秋菊,秋菊清且香。

采之欲寄谁,聊以寓感伤。

感伤何所思,故人天一方。

故人日以远,思君岂能忘。

瞻望兮弗及,西山倾夕阳。

黄昏人倚楼,一声笛何长。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