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行

远行出门闾,举足心自量。

鄙夫念鸡肋,男子志四方。

勿作儿女态,徘徊在闺房。

闺房讵足道,瞻顾萱草堂。

秋风势如雨,秋露色如霜。

萧萧萱草堂,皇皇游子装。

游子为饥驱,贸然适殊乡。

仰头发长啸,低头重徬徨。

儿行二千里,母心万里长。

万里有时极,母心无时忘。

母心不能忘,儿行途路旁。

路旁无深谷,路旁无高冈。

高冈与深谷,乃在慈母肠。

游子动深省,泪下沾衣裳。

儿泪有时乾,母心无时忘。

母心不能忘,儿行途路旁。

儿行途路旁,一行一悲伤。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鉴赏

这首清代夏敬渠的《远行》描绘了一个游子离家远行的画面,充满了深情与哲理。开篇“远行出门闾,举足心自量”表达了主人公对即将踏上的旅程的慎重和自我审视。他以“鄙夫念鸡肋,男子志四方”表明自己虽有犹豫,但男儿志向在远方。

接下来,诗人劝诫游子不要沉溺于儿女情长,应果断离开闺房,“勿作儿女态,徘徊在闺房”。然后,他以“闺房讵足道,瞻顾萱草堂”暗示家庭的温馨,但更强调了游子的责任与使命。

“秋风势如雨,秋露色如霜”渲染了秋日的凄凉,象征着游子即将面临的艰难。萱草堂的萧瑟与游子的行装形成鲜明对比,表现了离别的不舍与决心。

“游子为饥驱,贸然适殊乡”直接描述了游子外出谋生的艰辛,而“儿行二千里,母心万里长”则揭示了母子之间无法衡量的距离,母爱如影随形,无论游子走得多么远,母亲的牵挂始终如一。

最后,诗人反复强调母子之情,游子的泪水与母亲无尽的思念交织,形成了一幅深情的家庭画卷。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展现了游子离家的无奈与母爱的伟大。

收录诗词(5)

夏敬渠(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楚雄太守张禹则之官

万里不为远,五马不为荣。

男儿生即设弧矢,簪缨本是鸿毛轻。

去去勿复念,所念在苍生。

苍生不尔弃,讵必为公卿。

远莫远于阶前一片土,荣莫荣于杜母与召父。

惜此远兮慕此荣,为祥麟兮勿为虎。

形式: 古风

乌衣巷

乌衣巷里旧堂前,燕子呢喃人不见。

一年一度逐春风,春风不识当时燕。

燕去人亡巷黯然,我来卧听秋声颤。

鸡鸣山头瓦几堆,临春结绮颜色变。

六朝事业随流水,潮打空城白如练。

虎踞龙蟠在眼前,风云易失英雄面。

书生本无缚鸡力,便欲归家焚笔砚。

风流李白即吾师,兰陵美酒须尝遍。

汉水无时西北流,空论南金与竹箭。

北邙万古复千秋,松柏声中无贵贱。

形式: 古风 押[霰]韵

春怨

堂中何事话周遮,燕子无端到妾家。

夜雨谱成长恨曲,春风酿出可怜花。

钟声枕畔天难晓,柳色楼头日易斜。

遥望白云最深处,也知啼杀后栖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都门除夕

千里壮心辞骨肉,三更残蜡对风尘。

不须后日催前日,已见今人代昔人。

烛泪正怜除夜影,椒花又颂别年春。

可能裘马翩翩地,自著绨袍稳称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