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毛耳翁之湘南

湘草碧于水,王孙尚此留。

一身行万里,双鬓集诸愁。

月落岳云曙,龙逃海雨秋。

可能无事业,相见竟悠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谢翱所作的《送毛耳翁之湘南》。诗中描绘了湘江边的景色,以碧绿的湘草与清澈的江水相映衬,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氛围。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对友人毛耳翁即将前往湘南的离别之情。

首句“湘草碧于水”,以湘江边的碧草与江水的清澈对比,展现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接着,“王孙尚此留”一句,运用典故,暗指友人虽身处美景之中,却不得不离开,流露出淡淡的哀愁。

“一身行万里,双鬓集诸愁”两句,直接点明了友人的行程之远和内心的沉重。诗人通过描述友人身单力薄地踏上万里之行,以及两鬓已斑白,预示着岁月的流逝和生活的艰辛,表达了对友人未来的深深关切和忧虑。

“月落岳云曙,龙逃海雨秋”描绘了一幅夜晚至清晨的景象,月亮落下,山岳笼罩在云雾之中,曙光初现,仿佛预示着新的开始。而“龙逃海雨秋”则可能象征着友人在旅途中可能遇到的困难或挑战,形象生动地展现了旅途的艰难。

最后,“可能无事业,相见竟悠悠”表达了对友人未来事业的担忧,同时也感叹于相聚时光的短暂和未来的不确定性,充满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性的感慨。

整首诗情感深沉,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友人离别的感慨,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对友情的深刻理解。

收录诗词(294)

谢翱(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皋父,又号晞发子。恭帝德祐中元兵南下,文天祥开府延平,率乡兵数百人投之,任咨议参军。及天祥兵败,脱身潜伏民间,避地浙东。尝过严陵,登钓台,祭奠天祥,有《西台恸哭记》传世。后至浦江,与方凤、吴思齐等结月泉吟社。卒,友人方凤、吴思齐等从其初志葬于钓台南。有《晞发集》,编有《天地间集》、《浦阳先民传》等

  • 字:皋羽
  • 号:宋累
  • 生卒年:1249—1295

相关古诗词

寒食姑苏道中

频年感烟草,荒冢几人耕。

吴楚逢寒食,山村见独行。

天阴月不死,江晚汐徐生。

到海征帆影,悠悠识此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哭肯斋李先生

落日梦江海,呼天野水涯。

百年唯此死,孤剑托全家。

血染楚花碧,魂归蜀日斜。

能令感恩者,狼籍慰荒遐。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至日忆山中客

山村云物外,至朔闰年愁。

独客语茅屋,樵人共白头。

驿花残楚水,烽火到交州。

欲隐裂裳帛,春来重结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怀峨眉家先生

露下湿百草,病思生积愁。

窟泉春洗屐,毡雪莫过楼。

魂梦来巴峡,衣冠老代州。

平生仗忠信,心自与身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