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暮秋闻雁有怀(其一)

数声雁送故乡愁,唤起沧江万顷秋。

料想日寒风色惨,可堪寂寞冷沙洲。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翻译

几声雁鸣唤起对故乡无尽的思念,勾起了满目沧江秋色。
想象中那里的日子寒冷,风也凄厉,孤单寂寞的沙洲更显得凄凉。

注释

雁:大雁,秋天南飞的候鸟,常用来象征思乡之情。
故乡愁:对家乡的深深思念和忧虑。
沧江:形容江水深而清,这里可能指代远方的江河。
万顷秋:形容广阔无垠的秋景,加重了思乡之情。
料想:推测、猜想。
日寒风色惨:形容天气寒冷,风势凄厉。
可堪:怎能忍受,表达无奈和悲凉。
寂寞冷沙洲:形容沙洲荒凉,孤独寂寞。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黄昏时分,几声雁鸣唤起了诗人对故乡深深的思念之情。"数声雁送故乡愁",寥寥几声雁叫,似乎携带着无尽的乡愁,穿越千里,直达诗人的心头。接着,诗人想象着故乡此刻应是秋意渐浓,天气转凉,"料想日寒风色惨",描绘出一幅凄清的画面,寒风凛冽,天色阴沉。

诗人进一步表达了对家乡寂寞冷清景象的感慨:"可堪寂寞冷沙洲",沙洲的孤寂与自己的落寞心境相互映照,强化了思乡之情的沉重。整首诗以景寓情,通过雁鸣、秋风、冷沙洲等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远方故乡的深深怀念和孤寂落寞的情绪。赵希逢作为宋代文人,他的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洁,具有鲜明的季节感和画面感。

收录诗词(168)

赵希逢(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暮秋闻雁有怀(其二)

有腹夫谁肯贮愁,笑他宋玉浪悲秋。

征鸿纵使声多恨,怎得无声过小楼。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和题丹青阁(其一)

落日残霞映绮疏,群山横翠壮规模。

登临那更添风月,唤作凌烟阁内图。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和题莲花壁间

乱云翠拥千层盖,拳落时听雨打声。

长笛隔江吹晚霁,水光月色两分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和?斋杂咏

急风狂雨三月头,门前一水涨清流。

几回送客沧江上,愁逐乱红飞远洲。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