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里既久亲故犹诿陲不已,赋此自遣二首(其二)

当年贱子叹途穷,强学吹箫韵未工。

港浅岂能通大海,霜高何处乞春风。

无求始觉人情厚,有累谁知宦橐空。

今日从违无一可,几番惆怅为诸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张洵佳所作的《旋里既久亲故犹诿陲不已,赋此自遣二首(其二)》中的第二首。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经历的反思与感慨。

首联“当年贱子叹途穷,强学吹箫韵未工”,诗人回顾自己年轻时,感叹人生道路的艰难,尽管努力学习吹箫技艺,但技艺尚不成熟。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个人的奋斗比作学习吹箫,形象地描绘了在追求目标过程中的艰辛与自我认知的不足。

颔联“港浅岂能通大海,霜高何处乞春风”,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对比。诗人以“港浅”比喻自身能力或资源的有限,“大海”象征着广阔的天地或远大的理想。通过“港浅”无法达到“大海”的高度,表达了个人能力与理想之间的差距。而“霜高”则比喻高尚的品德或卓越的成就,“春风”象征着外界的助力或机遇。诗人提出,即使拥有高尚的品德或卓越的成就,也难以在没有外界助力的情况下实现理想,强调了外部环境对于个人发展的重要性。

颈联“无求始觉人情厚,有累谁知宦橐空”,转而探讨人际关系与个人内心的体验。在没有过多欲望和追求的时候,更能感受到周围人情的深厚;而在官场忙碌、事务繁重之时,才意识到自己的财务状况可能已经空虚。这两句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状态的深刻洞察,以及对物质与情感价值的重新思考。

尾联“今日从违无一可,几番惆怅为诸公”,总结了诗人对过去与现在的反思。在经历了种种不如意之后,面对选择与决定,感到无所适从,内心充满了对过去的怀念与对未来的不确定。这里的“诸公”可能指的是诗人身边的朋友或社会上的其他人,表达了诗人对他人情感的关怀,以及对自己生活状态的无奈与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经历的回顾与反思,展现了诗人对人生道路、人际关系、内心感受等多方面的深刻思考,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富有哲理意味。

收录诗词(371)

张洵佳(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九月十一日偕王慰三、章彦芳、王倬臣赴荡口舟中联句二首(其一)

橹声欸乃杂渔歌,已渡长泾十里河。

星斗夜寒人意静,霜天月淡雁行过。

舟经蠡漍遥闻柝,路近鹅湖捷似梭。

料有故人悬榻待,清樽情话乐如何。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九月十一日偕王慰三、章彦芳、王倬臣赴荡口舟中联句二首(其二)

漏声滴滴警宵眠,潘市停桡欲曙天。

半百水程过枕上,两三邻舫泊堤边。

风波险处帆休挂,灯火閒时梦亦圆。

难得篷窗聚知己,五更诗句笑同联。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鹅湖阻雨纪梦中第三联句

偶然游兴好,泛宅水之东。

一雨天心阻,三秋客意慵。

云凝飞不起,月淡隐当中。

永夕难成寐,钟声送晓风。

形式: 五言律诗

新桥秋眺

芦芽荻笋净无边,此地淩波好放船。

十里黄云送香气,一行白鹭渺秋烟。

小山椿桂遥相接,水国莼鲈买最便。

云影天光两清绝,有人独立耸吟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