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早闻三十六峰前,愿寄茅茨一涧边。
谷转马蹄山缭绕,嵓开虎口树婵娟。
阳坡日煖宜瓜地,阴岭天寒熟芋田。
便好与公相隐去,不宜相对尚茫然。
这首诗描绘了一片宁静而美丽的自然景象,通过对山川、树木和田园生活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归隐生活的向往。诗中“早闻三十六峰前,愿寄茅茨一涧边”表明诗人早已听说了这片美丽的风光,并希望能够在那里安置自己的住所。“谷转马蹄山缭绕,嵓开虎口树婵娟”则形象地描述了山谷和树木的美妙景色。通过“阳坡日煖宜瓜地,阴岭天寒熟芋田”的对比,诗人展示了对自然生活的细致观察和喜爱。
最终,“便好与公相隐去,不宜相对尚茫然”表达了诗人希望与友人一起归隐山林,摆脱尘世纷扰的心愿。这首诗通过其生动的画面和深情的寄托,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追求心灵宁静的渴望。
不详
宋代江西派诗人。生卒年不详。早年字用道。晁氏是北宋名门、文学世家。的堂兄晁补之、晁说之、晁祯之都是当时有名的文学家。早年师从陈师道。党争剧烈,兄弟辈多人遭谪贬放逐,他便在阳翟(今河南禹县)具茨山隐居,自号具茨。十多年后回到汴京,当权者欲加任用,拒不接受。终生不恋功名,授承务郎。他同吕本中为知交,来往密切。其子晁公武是《郡斋读书志》的作者
先生手不废经营,白屋凭虚结此亭。
燕夌兔丝侵密坐,南箕北斗挂疏棂。
青松夹日交倾盖,翠柏分风倚列屏。
莫道君家无长物,案头灯火有流萤。
短晷催长至,新晴改故阴。
风霜游子鬓,节序异乡心。
合坐呼卢转,分曹举白深。
百年家魏阙,存没一沾襟。
茂陵家四壁,不必在成都。
老矣招魂苦,伤哉问影孤。
市中宁有虎,屋上岂无乌。
四海皆行路,吾何必此途。
惯习儿童喜,从容父老欢。
桔槔看俯仰,稼穑愧艰难。
荷叶生池岸,蒲萄落井干。
求田如得此,当为驻征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