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寒

清寒作新雪,玉花仅堆积。

云破煦朝曦,数霤忽消释。

馀阴变小雨,颇似烟羃羃。

时见庭前槐,枯梢水珠滴。

破愁无尊酒,慰眼有书籍。

涵泳度穷年,所得固清适。

形式: 古风

翻译

清冷的天气如同新下的雪,洁白的雪花只是堆积着。
云层裂开,阳光穿透,晨曦洒下,几道流水瞬间融化。
残余的阴凉化为细雨,犹如轻烟笼罩。
偶尔看见庭院前的槐树,枯枝上挂着水珠滴滴答答。
想要破除忧愁却无酒可饮,唯有书籍能安慰双眼。
沉浸在书海中度过漫长岁月,所获得的宁静和舒适无比。

注释

清寒:寒冷的天气。
新雪:刚下的雪。
玉花:比喻洁白的雪花。
堆积:积聚。
云破:云层裂开。
煦朝曦:温暖的朝阳。
数霤:几道流水。
忽消释:突然融化。
馀阴:剩余的阴凉。
小雨:细雨。
颇似:很像。
烟羃羃:轻烟弥漫。
庭前槐:庭院前的槐树。
枯梢:枯干的树枝。
破愁:破除忧愁。
尊酒:好酒。
慰眼:安慰眼睛。
书籍:书籍。
涵泳:沉浸。
穷年:整年。
清适:清新舒适。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冬季清晨的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刻画了清寒天气中降下的新雪,如玉花般洁白而纯净,静静地堆积在地面上。随着云层的散开,阳光穿透而来,几缕光线洒下,积雪开始融化,形成细流。随后,余下的阴霾转为小雨,带着朦胧的烟雾,给庭院增添了一份湿润的诗意。

诗人借此景抒发内心情感,虽然没有美酒可以排解忧愁,但书籍却成为他的慰藉,让他在阅读中度过漫长的时光。他沉醉于书海之中,感到心灵得到了清静与舒适。整首诗通过写景寓情,展现出诗人面对寒冷天气时的淡然和对知识文化的追求。

收录诗词(678)

郑刚中(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抗金名臣。生于宋哲宗元祐三年,卒于高宗绍兴二十四年,年六十七岁。登绍兴进士甲科。累官四川宣抚副使,治蜀颇有方略,威震境内。初刚中尝为秦桧所荐;后桧怒其在蜀专擅,罢责桂阳军居住。再责濠州团练副使,复州安置;再徙封州卒。桧死,追谥忠愍。刚中著有北山集(一名腹笑编)三十卷,《四库总目》又有周易窥余、经史专音等,并传于世

  • 字:亨仲
  • 籍贯:婺州金华(今浙江金华)
  • 生卒年:1088年—1154年

相关古诗词

巨济弟书梦求诗为赋古风云

稽首叩微妙,下笔书符若风雨。

又复沃之琼丘泉,过口腹肠如火煮。

临行戒以食腥秽,转首蘧然成栩栩。

吾闻有梦皆想成,此梦怪奇非想取。

良由夙业种根净,故此通玄受真语。

会当役使三足乌,倒景乘风见王母。

惟予堕入世网中,非孔非颜莫知祖。

独知抱正禦魑魅,符篆常疑不吾补。

但留真火固脐下,每视丹砂贱于土。

饥来得饱即快意,荼荠膻臊等甘苦。

那知好慕长生人,保练形神乃如许。

因观侯梦悟昔非,叹恨此身殊椎鲁。

便寻金篦去眼膜,为汝他年看轻举。

形式: 古风

忆书

先子晚漂泊,家藏无全书。

屋壁零落者,雨坏鼠窃馀。

余生苦嗜古,葺治十载逾。

上自大父来,手泽之沾濡。

下自予从学,笔力之传留。

蓄积稍浩浩,签牌渐疏疏。

去门闻盗兴,烈炬燃通衢。

反覆窃自计,萧然一先庐。

茅茨盖空壁,下无金与珠。

盗当知我贫,肯为留此居。

方更埋书帙,显号缄锁鱼。

谁知妖焰来,一燎邻里墟。

家虽托南巷,屋火书亦无。

万古圣贤语,随烟入空虚。

所聚忽消散,肠热唯惊呼。

吾怜衰蹇身,视人百无如。

每幸对黄卷,白日聊自娱。

今者坐穷寂,顿觉双眼孤。

夜梦亦惊枕,忧心梗难舒。

大虑废文字,寖久成顽疏。

未免伴畦丁,冥然荷犁锄。

形式: 古风

无俗轩

轩前叠小山,山下生新竹。

秀色逗幽光,都作轩窗绿。

公来坐其上,更置一株玉。

岸巾人亦凉,意饱不须肉。

落屑随飞香,是中安有俗。

形式: 古风

王倅生辰

日驭驾轮入东尾,望后黑月将浃旬。

惟时十月二十四,积庆高门生异人。

霏霏霜华剪寒梢,天地严肃无妖氛。

秘藏和气付贤者,粹然不受世俗尘。

观其玉润得嘉耦,羲之正恐为前身。

自从平步官职场,事业磊落难具陈。

东阳古郡号富壤,寇火之后风俗贫。

征财榷利日扰扰,藉公独与人为春。

坐令七邑再生育,此德重大无比伦。

吾闻造物甚昭爽,报公以寿当如椿。

我公骨相已奇艾,道气日日生精神。

他时雍容入廊庙,端以黄发为甫申。

题舆虽此暂留滞,随分亦可酬佳辰。

庭前香雾欲云起,可无一醉欢邦民。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