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俗轩

轩前叠小山,山下生新竹。

秀色逗幽光,都作轩窗绿。

公来坐其上,更置一株玉。

岸巾人亦凉,意饱不须肉。

落屑随飞香,是中安有俗。

形式: 古风

翻译

轩前堆砌了一座小山,山下生长着新竹。
翠绿的景色吸引着幽静的光芒,全部化为轩窗间的绿色装饰。
您来了,坐在那上面,又添置了一株玉竹。
岸边披着头巾的人也感到清凉,心意满足,无需更多食物。
竹叶飘落的碎屑伴随着香气,这里哪里会有世俗之气呢?

注释

轩:窗户前面。
叠:堆积。
小山:小型山景。
生:生长。
新竹:新生的竹子。
秀色:美丽的景色。
逗:吸引。
幽光:幽静的光芒。
轩窗:窗户。
公:您(尊称)。
更置:再放置。
玉:比喻珍贵或美好的事物,此处指玉竹。
岸巾:披在岸边的头巾,形容人闲适。
人亦凉:人也感到清凉。
意饱:心意满足。
落屑:竹叶碎屑。
飞香:飘散的香气。
俗:世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雅的文人逸致画面。"轩前叠小山",展现了主人在轩舍前精心布置的景致,小山虽小,却足以营造出宁静的氛围。"山下生新竹",新竹的生长寓示生机与活力,为轩前增添了几分清新和翠绿。

"秀色逗幽光",写出了竹子的秀美色泽在幽静的环境中闪烁,仿佛与光线共舞,增添了空间的艺术感。"都作轩窗绿",进一步强调了竹子的翠绿映入轩窗,使得整个空间都被绿色包围,显得格外宜人。

"公来坐其上",主人邀请友人前来共享这份宁静,"更置一株玉",以玉比喻竹子的洁白无瑕,增添了高洁的意味。"岸巾人亦凉",竹林带来的清凉让人心情舒畅,即使没有丰盛的食物,也能感到满足。

最后两句"落屑随飞香,是中安有俗",通过飘落的竹叶和竹香,暗示这里没有世俗的纷扰,只有自然的纯净和高雅的气息。整首诗以简练的笔触,表达了诗人对无俗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赞美。

收录诗词(678)

郑刚中(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抗金名臣。生于宋哲宗元祐三年,卒于高宗绍兴二十四年,年六十七岁。登绍兴进士甲科。累官四川宣抚副使,治蜀颇有方略,威震境内。初刚中尝为秦桧所荐;后桧怒其在蜀专擅,罢责桂阳军居住。再责濠州团练副使,复州安置;再徙封州卒。桧死,追谥忠愍。刚中著有北山集(一名腹笑编)三十卷,《四库总目》又有周易窥余、经史专音等,并传于世

  • 字:亨仲
  • 籍贯:婺州金华(今浙江金华)
  • 生卒年:1088年—1154年

相关古诗词

王倅生辰

日驭驾轮入东尾,望后黑月将浃旬。

惟时十月二十四,积庆高门生异人。

霏霏霜华剪寒梢,天地严肃无妖氛。

秘藏和气付贤者,粹然不受世俗尘。

观其玉润得嘉耦,羲之正恐为前身。

自从平步官职场,事业磊落难具陈。

东阳古郡号富壤,寇火之后风俗贫。

征财榷利日扰扰,藉公独与人为春。

坐令七邑再生育,此德重大无比伦。

吾闻造物甚昭爽,报公以寿当如椿。

我公骨相已奇艾,道气日日生精神。

他时雍容入廊庙,端以黄发为甫申。

题舆虽此暂留滞,随分亦可酬佳辰。

庭前香雾欲云起,可无一醉欢邦民。

形式: 古风

风俗

民生各异俗,王制论不诡。

惟兹封州郡,山之一谷尔。

麦秋无青黄,霜冬有红紫。

嗜好既殊尚,言语亦相牴。

问之彼不通,告我此勿理。

骇去如鹿麋,团聚若蛇虺。

已而忽超然,天下同一理。

岭南自岭南,勿用岭北比。

况自江山情,雅故均邻里。

暮夜松桂间,受月如受水。

根根抱虚明,叶叶万尘洗。

先生一杯酒,月到酒尊底。

画以寄吾乡,吾乡祗如此。

形式: 古风

代上傅帅十二月二十三日生辰

牙城霜月红,稚耋拥晴昼。

百拜黄堂前,共上太守寿。

皆谓去年时,黠虏已深寇。

一炮惊江南,衢婺几失守。

徬徨千里心,窜逸欲相蹂。

公以活人手,衔金力营救。

信赏激忠勇,厚礼罗杰秀。

坐回虏马头,遁去如惊兽。

邦人未遑息,鼠辈复狂嗾。

郡兵无奇画,辙乱失领袖。

闭关守孤城,惴慄鹿在囿。

我公登高墉,威德即下覆。

仰见吾父者,欢舞悉解胄。

一犁春雨耕,乐业遂如旧。

生成荷终始,铭刻念前后。

公之所常活,庸可亿万究。

吾闻天地间,祸福靡虚授。

阴功满东吴,冥报岂容缪。

当能寿我公,炯炯如列宿。

下吏闻此言,喜跃倒冠绶。

中兴须钜人,理亦天所祐。

矧复有厚德,福禄宜愈茂。

自恨如漂萍,孤迹太冗陋。

邑佐虽贱役,不许久奔走。

行将罢摘尾,违远去左右。

敛板集公门,依依已延脰。

形式: 古风 押[宥]韵

代答

高才沐新诗,笔力回万牛。

讽我挽河汉,溥将膏泽流。

吾闻天甚仁,爱民颁九畴。

人间失彝叙,乃有偏毗忧。

列星但随旋,一气同浮游。

讵敢弄天柄,私恩回旱头。

胡不自修德,和气浃九州。

奚烦雕肾肠,诗章远相求。

君其谕乡邻,此外无良谋。

尚几驻车骈,俯为观有秋。

形式: 古风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