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曲突无先见,偷安苟目前。
赏奸成餋虎,稔祸起飞鸢。
戒石眠秋草,空城锁暮烟。
民彝终未泯,庠序独岿然。
这首元代尹廷高的诗《戊子八月邑再燬于寇庠序独存》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社会动荡与个人命运的深刻感慨。首句“曲突无先见”寓言式地批评了人们对于潜在危机的忽视,未能预见灾难的到来;“偷安苟目前”则揭示了人们在动荡时期只图眼前安宁的心理状态。
接下来,“赏奸成餋虎,稔祸起飞鸢”两句,通过比喻,谴责了赏识邪恶之人如同喂养猛虎,纵容其作恶,最终酿成更大的灾祸,而那些作恶者则如飞鸢般乘机作乱。诗人借“戒石眠秋草,空城锁暮烟”描绘了战后的荒凉景象,戒石无人问津,空城笼罩在傍晚的烟雾中,象征着秩序的缺失和人心的惶恐。
最后,“民彝终未泯,庠序独岿然”表达了诗人对人性本善的坚信,即使在混乱之中,教育和伦理道德(“民彝”)的核心价值仍然没有被完全淹没,学校(“庠序”)作为传播知识和教化的场所,成为动荡中的一股坚守力量。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深刻,情感沉郁,展现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以及对传统价值观的坚守。
不详
廷高,别号六峰。其父竹坡,当宋季以能诗称。仲明遭乱转徙,宋亡二十年,始归故乡。尝掌教于永嘉,秩满至京,谢病归。所著有《玉井樵唱正续稿》。自题其卷首云:「先君登癸丑奉常第,宦游湖海,作诗凡千馀首。丙子,家燬于寇,遗编散落,无一存者。仅忆《秋日寄僧》一联曰:『白蘋影蘸无痕水,黄菊香催未了诗。』先业无传,雅道几废,不肖孤之罪也。」观此,则仲明诗学,有自来矣
遍阅诸瓢尽,如师了悟难。
诗无蔬笋气,貌带竹松寒。
破衲挐云补,残经带月看。
定回崖雪霁,万象只空观。
松下闲乘兴,相陪访厚轩。
及门曾未久,归路已全昏。
钟近山藏观,灯遥树隔村。
书囊谈未了,何日再开尊。
洞门长不锁,俗客到应难。
琴谱莺能和,丹炉鹤为看。
竹阴暗诗壁,松子落玄坛。
道士清溪派,虚堂管翠寒。
晴雨都无定,东君似不知。
蜗涎篆蝌蚪,燕语译侏离。
花事付杯酒,桑阴落茧丝。
柴门久关闭,吟思浩无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