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爱山端有素,拘俗亦可怜。
昨守当涂郡,不识隐静山。
羡师来又去,愧我复何言。
尚期无久住,归送我残年。
此诗描绘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向往与赞赏,以及对自己生活状态的反思。"爱山端有素,拘俗亦可怜"表达了诗人既欣赏山中自然纯净无瑕的一面,也理解世间俗务牵绊的苦恼。
"昨守当涂郡,不识隐静山"则透露出诗人在担任官职期间,虽然身处美好之地,却未能领略到山中深藏不露的静谧。这种对比强调了自然与世俗生活的差异。
接着,"羡师来又去,愧我复何言"表现出诗人对于友人的自由自在而感到羡慕,同时也对自己的处境表示愧疚,因为自己无法像朋友那样随意离去。
最后,"尚期无久住,归送我残年"则是诗人表达了希望不要长时间居留于此,并且期待着能够有一个安静的晚年生活。这里的“归送”意味着对未来的一种美好憧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诗人的内心独白,折射出一种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于人生境遇的深刻感悟和自我反省。
不详
浙江台州府人(现今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田市吴桥村)人。绍兴二年(1132)进士,官秘书正字,因揭露秦桧卖国专权被罢官。后任监察御史,上疏宋高宗自爱自强、励精图治
吾邑多缁徒,浩浩若云海。
大机久已亡,赖有小机在。
乃更与一岑,纯全两无悔。
堂堂二老禅,海内共期待。
师本穷和尚,我亦穷秀才。
忍穷俱已彻,老肯不归来。
今师虽暂别,泉石莫相猜。
应缘聊复耳,师岂有心哉。
我与师来往,岁月虽未长。
相看成二老,风流亦异常。
既宴坐岩上,我方为聚粮。
傥师能早归,此乐犹未央。
僧中有高僧,士亦有高士。
我虽不为高,心粗能知止。
师是个中人,特患不为尔。
何幸我与师,俱是邻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