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陶读山海经十三首韵送机简堂自景星岩再住隐静(其十二)

僧中有高僧,士亦有高士。

我虽不为高,心粗能知止。

师是个中人,特患不为尔。

何幸我与师,俱是邻家子。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翻译

寺庙中有高僧,世间也有高尚之士。
我虽然不算出众,但内心明白自己的界限。
我的师父就是其中人物,只是担心自己做不到。
多么幸运,我和师父都如同邻居一样亲近。

注释

僧:僧侣。
高僧:德高望重的僧人。
士:读书人。
高士:品德高尚的知识分子。
不为高:不算杰出。
心粗:心性粗犷。
知止:懂得适可而止。
师:师父。
是:就是。
特患:特别担忧。
何幸:何等幸运。
俱:都。
邻家子:像邻居一样的关系。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吴芾的作品,属于山水田园诗的一种,通过描绘自然景物来表达诗人的隐逸情怀。开篇“僧中有高僧,士亦有高士”两句,从侧面烘托出诗人自谦不为高者,但内心却有着自己的判断和选择。“我虽不为高,心粗能知止”表明了诗人虽然不追求高远的理想或者地位,但其内心却有着对生活的满足与止境。接着,“师是个中人,特患不为尔”一句,可解作诗人对于自己的导师或精神导引保持一种平和、中庸的态度,不追求过高的成就。

最后两句“何幸我与师,俱是邻家子”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能够拥有这样一位导师,与之同为乡邻而感到庆幸。整首诗通过简洁自然的语言和意象,展现出诗人对于生活境界的一种平常心态,以及对精神上的自足与满足。

这首诗体现了宋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及内心世界,同时也反映了他们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不仅有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也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自在天然的情怀。

收录诗词(1146)

吴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浙江台州府人(现今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田市吴桥村)人。绍兴二年(1132)进士,官秘书正字,因揭露秦桧卖国专权被罢官。后任监察御史,上疏宋高宗自爱自强、励精图治

  • 字:明可
  • 号:湖山居士
  • 生卒年:1104—1183

相关古诗词

和陶悲从弟仲德韵哭陈泽民

年来朋旧少,大半已彫零。

人物如吾子,共谓上青冥。

行年才五十,叹惜负平生。

忆子初见我,我意已先倾。

爱子器识远,伫子功业成。

纵不登要路,亦必享遐龄。

贰邑曾未久,早已闻政声。

方将脱选调,荣养娱亲庭。

天公亦何事,于此独无情。

一旦弃我去,不复见仪形。

痛伤风月夜,空对酒尊盈。

形式: 古风

和陶影答形

行止每依人,人皆笑我拙。

独以相从久,未能便弃绝。

纵君得显荣,亦耻事谀悦。

人情苦好乖,会少常多别。

而我独与君,初不易生灭。

相亲如一体,亦不畏寒热。

但我常自暇,而君力常竭。

若以此比方,孰优还若劣。

形式: 古风 押[屑]韵

和黄作霖白发

白发有公道,古来人尽然。

我初未四十,霜雪已满颠。

黄子我同岁,比我还更贤。

时命未遇合,退藏非自捐。

不须悲晚景,不须怨苍天。

如君岂长贫,时主方御乾。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和董伯玉不向东山久韵(其三)

我暂出山去,常忧蕙帐空。

闻君东山乐,爱君古人风。

日暮君不来,碧云蔽高穹。

凌晨戒僮仆,驾言将徂东。

形式: 古风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