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朱希颜会玉山人家书其壁

小山培塿沟中蛙,大山宛转行黄蛇。

风吹海雾曲尘起,山头红树红如霞。

东来明月无根蒂,我行忽至山人家。

山人好事喜客至,宾客满屋书满车。

眼中顿有玉人两,膝上文度鸣呕哑。

祝妇家倾伯伦酿,驱儿手煮卢仝茶。

弥明结喉石鼎句,祢生顿足渔阳挝。

原上脊令古兄弟,山中鸡犬秦桃花。

百年富贵谩称意,岁月衮衮春江波。

蹠颜夭寿不足惜,虫沙猿鹤令人嗟。

我起劝尔一杯酒,但持仁义终身多。

今夕何夕且乐饮,奈此明月青天何。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与友人在山间人家相聚的情景,充满了自然之美和人文之趣。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中景色的多姿多彩,从山丘、溪流到红树、明月,再到屋内的人情味,构成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

首句“小山培塿沟中蛙,大山宛转行黄蛇”,以对比的手法,将小山的静谧与大山的蜿蜒生动地展现出来,仿佛能听到山间蛙声与蛇行的声音,营造出一种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

接着,“风吹海雾曲尘起,山头红树红如霞”一句,通过风、雾、红树的描绘,展现了山中清晨的美丽景象,红树如同霞光般绚烂,给人以视觉上的冲击。

“东来明月无根蒂,我行忽至山人家”则表达了诗人偶遇山中人家的惊喜之情,明月东升,照亮了前往山间的道路,也照亮了诗人的心境。

进入山人家后,诗人感受到了主人的热情好客,屋内满是书籍,车中装载着各种物品,充满了文化气息。“眼中顿有玉人两,膝上文度鸣呕哑”一句,形象地描绘了主人家中的两位佳人和文雅的孩子,增添了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

接下来的几句,诗人描述了主人款待的场景,包括美酒佳肴、煮茶品茗,以及吟诗作对的雅兴,展现了山中生活的闲适与高雅。

最后,“我起劝尔一杯酒,但持仁义终身多”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仁义道德的推崇,希望与朋友共度美好时光,并以仁义为人生准则。

整首诗不仅描绘了自然风光的壮丽与人文情感的丰富,还蕴含了对生活哲理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高尚品格的追求。

收录诗词(390)

李孝光(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太乙真人歌题莲舟图

银河跨西海,秋至天为白。

一片玉芙蓉,洗出明月魄。

太乙真人挟两龙,脱巾大笑眠其中。

凤麟洲西与天通,扶桑乃在碧海东。

手把白云有两童,掣嬲二鸟开金笼。

形式: 古风

歙砚歌

渴龙夜饮天池水,六丁挥戈断其尾。

黑风吹落歙山深,化作玄精石中髓。

山深夜夜飞神光,良工盗发天所藏。

凿开苍厓斸寒玉,磨砻秋水归文房。

元气淋漓翠光湿,松花香碎蟾蜍泣。

醉扫郇公五色云,倒凤颠鸾秋瑟瑟。

谁能持此归玉堂,经天纬地成文章。

月中老兔吹寒芒,与君同上青云乡。

形式: 古风

送林彦清

有客新自东方来,瞳子如月无纤埃。

言昔东见容成君,接上轩辕张乐之层台。

手扪青天冷至骨,白榆列宿何崔嵬。

轩辕仙成去已久,皆骑威凤骖龙媒。

珠珰明佩隔风雨,天门晃朗相当开。

仙家玉女少愁思,踏雪双歌紫云回。

君尝教我三洗髓,已觉灵气生根荄。

我时坐客桂树下,纵之使言手拄颏。

客似师横差短耳,眼似恨小髯䯱䰄。

不见横君三十年,眼中见子吾已衰。

却忆相携入雁谷,山中二月如天台。

风吹桃花行水面,大笑酌我紫霞杯。

客今好游自不恶,名山往往多奇才。

傥逢俗子莫与语,世贵瓦缶轻尊罍。

舟行江中慎濯足,矶下乃有鳌与能。

更莫燃犀照水怪,自倚善幻驱霆雷。

望见九华足云气,一上绝顶驱莲莱。

形式: 古风

和陈叔夏章字韵诗送此山师

天孙织锦当朝阳,银梭札札回天章。

麒麟凤凰映东壁,煌煌珠笈帝所藏。

分送天人宝华雨,紫狐夜泣龙髯麈。

袖间明月大如屋,老蛟来饮铜盘露。

天孙何曾辛苦为,东风吹绿云锦机。

娉婷盈盈渡河汉,世上那有新相知。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