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福泉寺书与?上人

蜀僧出世在空门,心迹超然离垢氛。

欲问安禅最幽处,一潭秋月半山云。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蜀地僧侣在佛门中修行的情景,其心性超脱世俗,远离尘嚣。诗人以“出世在空门”开篇,点明了僧侣的身份和修行的背景。接着,“心迹超然离垢氛”一句,进一步强调了僧侣心灵的纯净与高洁,仿佛脱离了凡尘的污浊,达到了一种精神上的升华。

“欲问安禅最幽处”,表达了诗人对僧侣修行环境的好奇与向往,想要探寻一个最为宁静、远离尘世喧嚣的修行之所。“一潭秋月半山云”则是对这一理想境地的生动描绘,秋夜的月光洒在清澈的潭水之上,山间的云雾缭绕,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完美契合了诗人对于安禅幽处的想象。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僧侣修行的高远境界以及诗人对其内心世界的深刻感悟,同时也流露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63)

陈煇(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环翠楼

胜地留佳赏,楼台亦壮哉。

群峰连海岱,真境接蓬莱。

捲幔清辉入,凭栏爽气来。

虚明澄霁景,潇洒轶浮埃。

赋为登临作,怀因眺望开。

丹岩明向席,空翠落衔杯。

井干多陈迹,齐云半绿苔。

多君清致在,何日共徘徊。

形式: 排律 押[灰]韵

养拙斋

大朴本无物,淳风轶唐虞。

居巢与处穴,此外将焉图。

世道日沦降,人心良亦殊。

非徒徇雕采,巧伪相萦纡。

夫子抱真性,乃在玄牝初。

持心远矫亢,应物随空虚。

直道行若拙,正言谋恒疏。

仪秦笑周孔,此道彼为迂。

怡然养吾真,天命其何如。

形式: 古风

赋得富春山送人归闽

君不见富春山,富春山色行人看。

层峦叠嶂带江渚,垂萝鸟道青漫漫。

钓台百尺凌空险,石磴萦纡紫苔掩。

芳草洲前翠欲流,夕阳渡口晴如染。

羊裘钓叟今何在,千古行人增感慨。

不见高风动客星,空馀濑水流东海。

今日山前歌送君,明朝山下便离群。

片帆直指桐江过,薄暮猿声那忍闻。

形式: 古风

赋得瓜步寒潮送董教授之扬州

君不见秦淮瓜步通扬子,潮去潮来几今古。

薄暮西风海气寒,潮音半入淮边树。

芳草矶头望转平,夕阳渡口带江城。

几回贾客惊残梦,多少离人恨别情。

广文官舍瓜洲渡,山水依依最深处。

一铎遥从海上闻,片帆直指潮头去。

潮头东望正迢迢,此别心知两地遥。

他时无恨相思意,落尽寒江半夜潮。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