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登鸣玉亭

山路秋阳何赫赫,山亭凄冷多秋色。

岂惟醒耳玉淙琤,照眼光寒如练白。

旧闻瀑布垂云间,恍疑银河堕天关。

西望香炉不得往,个中元有小庐山。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秋日登鸣玉亭》由宋代诗人谢薖所作,描绘了秋天登山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自然之美与哲思。

首句“山路秋阳何赫赫”,以热烈的秋阳反衬山路的宁静,阳光的炽热与山路的清凉形成鲜明对比,营造出一种独特的氛围。接着,“山亭凄冷多秋色”一句,将视线转向山亭,通过“凄冷”二字,不仅描绘了山亭的环境,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某种情感状态,使读者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哀愁。

“岂惟醒耳玉淙琤,照眼光寒如练白。”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山中的自然景观。玉淙琤的声音清脆悦耳,仿佛是大自然的乐章,而“照眼光寒如练白”则通过光线的描述,展现了山中静谧而又清冷的景象,给人一种纯净而深邃的感受。

“旧闻瀑布垂云间,恍疑银河堕天关。”这两句将视线转向瀑布,诗人想象瀑布如同天上的银河坠落人间,既是对瀑布壮观景象的赞美,也是对自然之美的无限向往和想象。

最后,“西望香炉不得往,个中元有小庐山。”诗人表达了对无法亲临香炉峰的遗憾,但又意识到在心中已有了小庐山的存在,这种内心世界的丰富与满足,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理解和心灵的自由。

整首诗通过对秋日登山所见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感悟,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收录诗词(294)

谢薖(宋)

成就

江西诗派二十五法嗣之一。谢逸从弟,与兄齐名,同学于吕希哲,并称“临川二谢”。与饶节、汪革、谢逸并称为“江西诗派临川四才子”。

经历

不详

  • 字:幼盘
  • 号:竹友居士
  • 籍贯: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
  • 生卒年:1074~1116

相关古诗词

次董彦孚韵兼简之南

大门江南英,诗名重当时。

儿时得其藁,同辈争诵之。

不及拜诸门,常恨生苦迟。

只今诸孙子,籍甚皆能诗。

大篇每投我,孰非黄绢辞。

我诗不成句,落笔为众嗤。

如人食土炭,嗜好终不移。

君何独赏味,与众真异驰。

相望巷南北,不面令我思。

歌声亦若哭,此意谁当知。

阿大一门杰,相为尘外期。

风流竹林会,应许仲容随。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次韵之南读彦光诗有作

君家父子俱能诗,天遣俶鸟鸣春时。

文穷抵掌定不免,齐竽不学君何疑。

平生说诗喙三尺,只今蹇吃成期期。

愿君高处古无上,抑以自惊无邪思。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有怀觉范上人

道人心与貌俱古,哦诗不复效等伍。

清疑仙掌露华坠,新似秋空玉钩吐。

要将馀事付风骚,已悟玄机窥佛祖。

泐潭老子乳于菟,果在丛林啸风雨。

何当埽室祗树园,夜看金盆听软语。

我虽不是庞德公,懒驾柴车入城府。

公如归结白莲社,留我山边一廛许。

形式: 古风

次韵彦光睡起病目

蝶梦游扬卧碧纱,知君不赏玉钗斜。

梦回起坐有佳思,乱触牙签书五车。

黑蝇着眼君勿嗟,学道乃得青莲华。

商略此言当过我,樵青竹里为煎茶。

形式: 古风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