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子瞻临皋新葺南堂五绝(其二)

旅食三年已是家,堂成非陋亦非华。

何方道士知人意,授与炉中一粒砂。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辙所作的《次韵子瞻临皋新葺南堂五绝(其二)》。诗中描绘了诗人对新建南堂的感慨,虽言简意赅,却蕴含深意。

“旅食三年已是家”,诗人以“旅食”自喻,表示自己在外漂泊多年,如同异乡之客,但如今新建的南堂,让他有了归宿感,仿佛这里已经成了他的家。“已是家”三字,透露出一种温馨而略带伤感的情绪,表达了诗人对安定生活的渴望和对过往漂泊生涯的感慨。

“堂成非陋亦非华”,进一步描述了新建南堂的风格。这里的“非陋亦非华”意味着这座建筑既不粗陋也不奢华,它以一种中庸而雅致的姿态存在,符合诗人对于生活品质的追求——既不过于简单粗俗,也不过分追求豪华,而是寻求一种恰到好处的平衡之美。

“何方道士知人意,授与炉中一粒砂。”最后两句则充满了哲理意味。诗人似乎在说,是哪位道人洞悉了他的心意,赠予他一粒炉砂,这粒砂或许象征着某种智慧或启示。通过这一细节,诗人表达了对超凡智慧或神秘力量的向往,以及在日常生活中寻求心灵慰藉的愿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新建南堂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安定生活、适度美学以及内心深处追求的深刻思考,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情感真挚而深沉。

收录诗词(1852)

苏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字:子由
  •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 生卒年:1039—1112年

相关古诗词

次韵子瞻临皋新葺南堂五绝(其三)

北牖清风正满床,东坡野菜漫充肠。

华池自有醍醐味,丈室仍闻薝卜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次韵子瞻临皋新葺南堂五绝(其四)

邻人渐熟容赊酒,故客亲留为种蔬。

住稳不论归有日,船通何患出无车。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次韵子瞻临皋新葺南堂五绝(其五)

客去知公醉欲眠,酒醒寒月堕江烟。

床头复有三升蜜,贫困相资恐是天。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赠三局能师二绝(其二)

旅食江干秋复春,归耕未遂不胜贫。

凭师细考何年月,可买山田养病身。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