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子瞻临皋新葺南堂五绝(其三)

北牖清风正满床,东坡野菜漫充肠。

华池自有醍醐味,丈室仍闻薝卜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辙所作的《次韵子瞻临皋新葺南堂五绝》中的第三首。苏辙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临皋新葺南堂的景象与心境。

首句“北牖清风正满床”,描绘了南堂北面窗户敞开,清风徐来,满室清凉的景象。这里的“北牖”指北面的窗户,“清风”则象征着宁静与清爽,营造出一种舒适宜人的氛围。“正满床”则强调了清风之盛,仿佛整个房间都被清风填满,给人以身心俱爽的感受。

次句“东坡野菜漫充肠”,转而描述了诗人以东坡(苏轼)自比,以野菜为食,生活简朴的情景。这里“东坡野菜”借用了苏轼的典故,暗示诗人虽身处简陋,但内心却有着与苏轼相似的豁达与淡泊。通过“漫充肠”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满足与对自然的亲近。

后两句“华池自有醍醐味,丈室仍闻薝卜香”,进一步深化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其中“华池”比喻高雅的生活环境或心灵的纯净之地,“醍醐味”源自佛教用语,形容极高的智慧或精神上的甘露,这里用来形容南堂内环境的高雅与内心的宁静。“丈室”则是对南堂的尊称,“薝卜香”则是佛教中象征智慧和解脱的香气。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南堂环境的赞美,以及在这样的环境中,内心获得的智慧与解脱的体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热爱,以及在自然与艺术中寻找精神寄托的追求。苏辙以细腻的笔触,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文化典故巧妙融合,呈现出一幅既具生活气息又富含哲思的画面。

收录诗词(1852)

苏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字:子由
  •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 生卒年:1039—1112年

相关古诗词

次韵子瞻临皋新葺南堂五绝(其四)

邻人渐熟容赊酒,故客亲留为种蔬。

住稳不论归有日,船通何患出无车。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次韵子瞻临皋新葺南堂五绝(其五)

客去知公醉欲眠,酒醒寒月堕江烟。

床头复有三升蜜,贫困相资恐是天。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赠三局能师二绝(其二)

旅食江干秋复春,归耕未遂不胜贫。

凭师细考何年月,可买山田养病身。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临川陈宪大夫挽词二首(其二)

五月扁舟忆过门,哀怜逐客为招魂。

开樽不惜清泉洁,挥汗相看白雨翻。

病起清言惊苦瘦,归休尺牍尚相存。

秋风洒涕松楸外,谈笑犹疑对竹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