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友人之武林

我住城西寺,君归湖上山。

马声知驿路,树色认乡关。

远戍霜鸿惨,荒汀雪鹭閒。

自怜堤畔柳,愁绪不禁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送别友人前往武林(杭州)时的场景与情感。首联“我住城西寺,君归湖上山”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送别地点,诗人居住在城西的寺庙中,而友人则将返回湖畔的山林,两地相隔,预示着离别的氛围。

颔联“马声知驿路,树色认乡关”通过马蹄声和沿途树木的颜色,暗示了友人对即将踏上旅途的驿路的感知,以及对故乡的深切思念。马蹄声是旅途中最直接的标志,而树木的颜色则可能象征着对家乡熟悉的景物的回忆,两者都表达了友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颈联“远戍霜鸿惨,荒汀雪鹭閒”进一步渲染了离别的凄凉气氛。远戍之地,霜鸿惨淡,象征着边疆的艰苦与孤独;荒汀之上,雪鹭悠闲,却也透露出一种孤寂与无奈。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寄托了对友人旅途艰辛的担忧和对离别后孤独的感慨。

尾联“自怜堤畔柳,愁绪不禁攀”则是诗人自我反思的表达。诗人自怜于堤畔的柳树,仿佛自己正经历着与柳树相似的离别之愁,无法抑制地攀折柳枝,以此来抒发内心的忧伤与不舍。这一句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物融为一体,增强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送别友人的哀愁与对友情的珍视,同时也蕴含了对远方和未来的深深忧虑。

收录诗词(66)

姚广孝(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幼名天禧。年十四度为僧,名道衍。通阴阳术数。洪武中从燕王至北平,住持庆寿寺,而常居府中,时时屏人语。建文时劝王举兵。为王策划战守机宜。辅世子居守,守御甚固。成祖即位,论功第一,拜太子少师,复其姓,赐名广孝,而不肯蓄发,常居僧寺。监修《太祖实录》,与修《永乐大典》。工诗。谥恭靖。有《逃虚子集》(亦名《姚少师集》)

  • 字:斯道
  • 籍贯:苏州府长洲
  • 生卒年:1335—1418

相关古诗词

过涧东赠马生

素抱厌尘缘,林居自澹然。

鸟啼青涧曲,樵唱暮钟边。

香几流松雨,书帷閟竹烟。

常时宾客至,随意煮山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访道权上人宿城南

远寻应不惮,况尔祗同城。

一榻留人处,孤灯照雨明。

藁添新觅句,琴变旧弹声。

此夕谐欢笑,元非徇俗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秋日登海虞致道观

琳馆无尘真福地,门前万竹自青青。

丹成井底飞双鸽,桧老坛边布七星。

鹤舞出林朝每见,龙吟归壑夜还听。

我来祗为逃秋暑,非是寻仙问道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题聪上人山居图

结楼曾向万峰间,放鹤归来锡已閒。

夕景无多樵唱断,疏钟寒溜绕空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