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习习竹风吹古井,点点苔花生断绠。
寒泉不浸诗人脾,谩乞山僧泼春茗。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清幽的画面。"习习竹风吹古井",通过"习习"和"古井",传达出秋日竹林中的微风轻轻吹过年代久远的水井,营造出一种岁月沉淀的氛围。"点点苔花生断绠",则细致入微地描绘了井边绳索上的青苔,暗示了井的荒凉与无人问津,增添了古朴感。
"寒泉不浸诗人脾",诗人以"寒泉"象征心境的清冷,暗示自己并未因环境的孤寂而影响心境。然而,他并未因此而放弃对诗意的追求,反而"谩乞山僧泼春茗",向山中僧人索要一杯春茶,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诗意享受的执着。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寓情,通过描绘古井、苔藓和寒泉等意象,表达了诗人超然物外、淡泊名利的品格,以及对诗歌创作的坚守。连文凤作为宋代诗人,其作品往往富有哲理,这首《参寥泉》也不例外。
不详
宋末太学生,亦尝为官。宋亡入元,变姓名为罗公福,常与诸遗老结社吟诗。其诗清切流丽,入选月泉吟社为第一名。有《百正集》
碧涧清泉白石寒,神仙一往不可攀,蓬瀛缥缈非人寰。
天风高兮翔青鸾,欲往从之春花秋叶残。
归去来兮,畏途而恶滩。归去来兮,绿水与青山。
衣蓑笠箬,烟幌云关。
揖许由,拉巢父,相与徜徉兮广莫之间。
黄尘不飞兮白日閒,芝苓森森兮风露漫漫。
时兮呼妇来,时兮驱妇去。
呼来知天晴,驱去知天雨。
一去或一来,非为新与故。
白云变苍狗,人事何错迕。
不念糟糠时,弃如路傍土。
茫茫秋水波,灼灼芙蓉姿。
采之不盈匊,及此行乐时。
阳鸟来南翔,玄鸟将西归。
羁旅独牵营,泯默生穷思。
美人不可见,长歌以自怡。
天高正寥泬,深夜群动阒。
秋声从何来,淅沥复萧瑟。
须臾忽澎湃,愁思若悽恻。
罢琴试静听,纷纷鸣四壁。
有如贾少年,流涕重太息。
时事已凄凉,俛仰一今昔。
嗟余复何言,抱此长戚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