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吴子益

四野杳无车马喧,竹阴篱落半开门。

牛归落叶径边径,犬吠斜阳村外村。

老树不摇波弄影,扁舟已去岸留痕。

悠然乐意相关处,坐对青山两不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翻译

四周空旷没有车马声,竹林篱笆半掩着门。
牛儿归途踏过落叶小径,犬吠声在夕阳下村子外回荡。
老树静止只有水波摇曳,小船已行留下水岸痕迹。
悠然自得的乐趣,在于与自然相契合,静静地坐着,对着青山无需多言。

注释

四野:广阔的野外。
杳无:空寂无声。
车马喧:车辆和马匹的嘈杂声。
竹阴:竹林的阴影。
篱落:篱笆。
牛归:牛群归来。
落叶径:落叶铺满的小路。
犬吠:狗叫声。
斜阳:夕阳。
老树:老而茂盛的树。
波弄影:水波摇动树影。
扁舟:小船。
岸留痕:船行后留在岸边的痕迹。
悠然:悠闲自在。
乐意:乐趣。
相关处:相融之处。
青山:青翠的山峦。
两不言:无需言语。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田园生活图景,诗人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悠然自得、乐在其中的情怀。

"四野杳无车马喧"一句,设定了一个远离尘嚣、车马喧闹的乡间背景。"竹阴篱落半开门"则是对这种宁静环境的一个具体描写,竹影为篱笆带来一片清凉,半掩的门似乎在等待着什么。

接下来的两句 "牛归落叶径边径,犬吠斜阳村外村" 描绘了乡间晚景,牛归来踏过落叶铺成的小径,狗儿在斜阳之下村庄的边缘处吠叫,都表明了一天即将结束的氛围。

"老树不摇波弄影" 一句中,老树稳固不为水波所动,倒映在水中的影子也随波光摇曳,生出一种静谧而哲理的意境。"扁舟已去岸留痕" 则让人想象到一叶扁舟离岸而去,留下的只是船所停靠过的痕迹。

最后两句 "悠然乐意相关处,坐对青山两不言" 表达了诗人在这宁静美好的环境中找到心灵的栖息,他悠然自得,无需多言,只是默坐着面对那青山绿水,享受着这种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快乐。

整首诗通过对乡村景物的描绘,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烦恼、归隐田园的愿望,是一首充满了田园诗特有的意境和情感的作品。

收录诗词(205)

于石(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次韵芳卿一室

一室志天下,何须山更深。

英雄四海眼,道义百年心。

蕉鹿梦中梦,松风吟处吟。

幽泉鸣绝壁,不作世间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次韵邵佥判幽居

闭门久不出,摩挲鬓欲翁。

有杯问明月,无扇障西风。

神骏老嘶枥,纸鸢高入空。

天应怜我懒,瓜圃自泉通。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次韵秉国初夏

团扇初分月桂芳,单衣乍试雪罗香。

新荷祇似世情薄,飞絮不如归兴忙。

梅润图书晨雨暝,棋声庭院午风凉。

日来竹报平安否,试向平泉问赞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次韵郑德彝即事

瓢空饭落埃,陋巷一颜回。

月坐人醉醒,风眠户阖开。

搜奇屐穿雪,习懒砚生苔。

旧菊今存否,长歌归去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