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芳卿一室

一室志天下,何须山更深。

英雄四海眼,道义百年心。

蕉鹿梦中梦,松风吟处吟。

幽泉鸣绝壁,不作世间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翻译

一间房里胸怀天下,何必追求山林更深远。
英雄的目光遍览四海,坚守道义百年如一日。
如同梦境中的芭蕉鹿影,松风声中独自吟唱。
幽深的泉水在绝壁间回荡,不发出尘世的喧嚣之声。

注释

一室:一间房子。
志:胸怀。
天下:整个世界。
何须:何必需要。
山更深:山林深处。
英雄:有才能的人。
四海:全世界。
眼:目光。
道义:道德和正义。
百年心:长久不变的决心。
蕉鹿:芭蕉和鹿,比喻梦境或幻象。
梦中梦:梦境中的梦境。
松风:松树间的风声。
吟处吟:一边吟唱一边。
幽泉:幽静的泉水。
鸣:发出声音。
绝壁:陡峭的悬崖。
世间音:世俗的声音。

鉴赏

这首诗由宋末元初的诗人于石所作,字里行间透露出诗人超脱世俗、追求高洁品格的情怀。

“一室志天下,何须山更深。”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胸怀壮志,不仅局限于个人修养,更是关注天下大事。尽管身处一间简单的书房,但心灵却飞扬跋扈,与广阔天地相通,不需要更加深邃的山林来寄托自己的抱负。

“英雄四海眼,道义百年心。”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对英雄品质和长存的道德信念的赞美。诗人认为真正的英雄不仅目光所及便是四海,更有着历久弥新的道义之心。

“蕉鹿梦中梦,松风吟处吟。” 这两句则描写了诗人超然物外的心境,如同梦中的蕉鹿一般逍遥自在,每一次的吟咏都伴随着松林中的清风,显得淡定而从容。

“幽泉鸣绝壁,不作世间音。”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尘世喧嚣的超脱,他宁愿选择与世隔绝,与深山里的幽泉相呼应,也不愿意发出任何可以被世人理解的声音,体现了一种清高脱俗的人生态度。

收录诗词(205)

于石(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次韵邵佥判幽居

闭门久不出,摩挲鬓欲翁。

有杯问明月,无扇障西风。

神骏老嘶枥,纸鸢高入空。

天应怜我懒,瓜圃自泉通。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次韵秉国初夏

团扇初分月桂芳,单衣乍试雪罗香。

新荷祇似世情薄,飞絮不如归兴忙。

梅润图书晨雨暝,棋声庭院午风凉。

日来竹报平安否,试向平泉问赞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次韵郑德彝即事

瓢空饭落埃,陋巷一颜回。

月坐人醉醒,风眠户阖开。

搜奇屐穿雪,习懒砚生苔。

旧菊今存否,长歌归去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次韵赵子玉书怀

鹑结为衣鹬作冠,采芝何处问商颜。

兴亡眼欲窥千古,俯仰心无愧两间。

客路西风新白发,野花啼鸟旧青山。

日高浓睡平川屋,安用鸡鸣度远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