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居胜果寺二首(其二)

病馀岩阁坐朝曛,异景相新得未闻。

日脚倒明千顷雾,雨声高度万峰云。

越山阵水当吴峤,江月随潮上海门。

便欲携书从此老,不教猿鹤更移文。

形式: 七言律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王守仁在移居胜果寺后的一次岩阁静坐的经历,通过对周围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内心的宁静平和。

首句“病馀岩阁坐朝曛”,点明了诗人身体康复后,在岩阁中静坐欣赏夕阳的情境,暗示了诗人对生活的重新开始和对自然的亲近。接着,“异景相新得未闻”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眼前奇异景色的新奇感受,流露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之情。

“日脚倒明千顷雾,雨声高度万峰云”两句,运用夸张的手法,生动地描绘了日落时分,阳光穿透雾气,雨声在高耸的云层中回荡的壮观景象。这里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也隐含着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情感。

“越山阵水当吴峤,江月随潮上海门”则进一步扩展了视野,将视线从局部的岩阁景象转向更广阔的自然景观。越山与吴峤的交相辉映,江月随潮涌动至海门,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统一,也寓意着诗人对宇宙万物的深刻理解与和谐共处的愿望。

最后,“便欲携书从此老,不教猿鹤更移文”表达了诗人想要在此终老的愿望,以及对自然生活的向往。这里的“猿鹤”象征着自然界的生灵,诗人希望与它们和谐相处,过着远离尘嚣、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生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蕴含着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追求。

收录诗词(564)

王守仁(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幼名云,封新建伯,谥文成,人称王阳明。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王阳明不仅是宋明心学的集大成者,一生事功也是赫赫有名,故称之为“真三不朽”其学术思想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国家乃至全球都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因此,(心学集大成者)和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

  • 字:伯安
  • 号:阳明
  • 生卒年: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

相关古诗词

忆别

忆别江干风雪阴,艰难岁月两侵寻。

重看骨肉情何限,况复斯文约旧深。

贤圣可期先立志,尘凡未脱谩言心。

移家便住烟霞壑,绿水青山长对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泛海

险夷原不滞胸中,何异浮云过太空。

夜静海涛三万里,月明飞锡下天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武夷次壁间韵

肩舆飞度万峰云,回首沧波月下闻。

海上真为沧水使,山中又遇武夷君。

溪流九曲初谙路,精舍千年始及门。

归去高堂慰垂白,细探更拟在春分。

形式: 七言律诗

草萍驿次林见素韵奉寄

山行风雪瘦能当,会喜江花照野航。

本与宦途成懒散,颇因诗景受閒忙。

乡心草色春同远,客鬓松梢晚更苍。

料得烟霞终有分,未须连夜梦溪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