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傍城山曲处,草径一居幽。
元夕孤灯里,残香静夜头。
久晴无苦冷,独坐祗清愁。
也拟寻诗句,吟哦醉却休。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寂寥的山居画面。诗人选择在靠近城墙的山腰间,一条草木丛生的小径旁居住,环境显得格外幽深。元宵佳节之夜,诗人独自坐在昏黄的孤灯下,空气中残留的香气更添了一份静谧。天气虽然久晴无雨,但诗人并未感到严寒,反而因为孤独而倍感清冷与愁绪。
诗人试图借诗抒怀,想要寻找灵感创作诗句,然而在这样的心境下,他却选择了借酒浇愁,暂时沉浸于酒精带来的麻醉之中,以逃避现实中的孤寂。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情感的流露,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矛盾与挣扎,以及对孤独生活的深深感慨。
不详
南宋抗金名臣。生于宋哲宗元祐三年,卒于高宗绍兴二十四年,年六十七岁。登绍兴进士甲科。累官四川宣抚副使,治蜀颇有方略,威震境内。初刚中尝为秦桧所荐;后桧怒其在蜀专擅,罢责桂阳军居住。再责濠州团练副使,复州安置;再徙封州卒。桧死,追谥忠愍。刚中著有北山集(一名腹笑编)三十卷,《四库总目》又有周易窥余、经史专音等,并传于世
江风侵山云不乾,迎春送腊雨漫漫。
勾萌潜识化工意,泥淖莫嗟行路难。
闭户定无元夜醉,拥衾如对九秋寒。
池塘烟草弄风日,此景当从晴后看。
分开平绿渡寒溪,溪外垂空日脚低。
城郭重重随望远,峰峦处处与云迷。
穷通默定非难识,劳逸时闲太不齐。
又向孤村烟树下,见他乌鸟一番栖。
忆昨少年日,家无斗粟藏。
衔杯须径醉,得意必真狂。
老去惟思睡,年来祗念乡。
幽斋谁共语,看彻篆纹香。
草创园亭随意坐,任缘花竹倩人栽。
雁声与客将寒去,枊色知春有信来。
逸气暂时因酒见,物华空自把诗催。
案头秃笔无才思,不赋一言真陋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