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寅年南游至衢州

分开平绿渡寒溪,溪外垂空日脚低。

城郭重重随望远,峰峦处处与云迷。

穷通默定非难识,劳逸时闲太不齐。

又向孤村烟树下,见他乌鸟一番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翻译

穿过平缓的绿色溪流,寒冷的溪水边夕阳低垂。
远处的城市和山峦重叠,都被云雾缭绕难以看清。
人生的穷困与通达,默默决定并非难事,只是劳累与安逸,时间分配太不均匀。
我又来到孤寂的村庄,树木笼罩在炊烟中,看见鸟儿们归巢栖息。

注释

平绿:形容水面平静且颜色翠绿。
寒溪:寒冷的溪流。
日脚:指太阳即将落山时的余晖。
城郭:城市和城墙。
峰峦:山峰和山峦。
穷通:穷困与通达。
默定:默默地决定。
劳逸:劳累与休息。
孤村:孤立的村庄。
烟树:炊烟笼罩的树木。
乌鸟:黑色的鸟,这里泛指鸟类。
栖:栖息。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南游至衢州途中所见的景象。首句"分开平绿渡寒溪",写诗人穿过清冷的溪流,水面映照着两岸的绿色,显得宁静而寒冷。次句"溪外垂空日脚低",暗示时间接近傍晚,夕阳低垂,余晖洒在溪边,增添了几分寂寥。

第三句"城郭重重随望远",展现出衢州城郭错落有致,随着视线延伸,逐渐远去,显示出城市的规模和层次。第四句"峰峦处处与云迷",则描绘了山峦连绵,云雾缭绕,景色朦胧,富有诗意。

第五句"穷通默定非难识",诗人感慨人生的起伏变化,认为内心的平静与对命运的理解并不难领悟。第六句"劳逸时闲太不齐",表达了对世间劳逸不均现象的观察,感叹人生际遇的差异。

最后一句"又向孤村烟树下,见他乌鸟一番栖",诗人行至一个孤村,看到乌鸟归巢,寓言般地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场景,也暗含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旅途中的景色,融入了诗人的人生哲思,展现了宋代理想与现实的交织。

收录诗词(678)

郑刚中(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抗金名臣。生于宋哲宗元祐三年,卒于高宗绍兴二十四年,年六十七岁。登绍兴进士甲科。累官四川宣抚副使,治蜀颇有方略,威震境内。初刚中尝为秦桧所荐;后桧怒其在蜀专擅,罢责桂阳军居住。再责濠州团练副使,复州安置;再徙封州卒。桧死,追谥忠愍。刚中著有北山集(一名腹笑编)三十卷,《四库总目》又有周易窥余、经史专音等,并传于世

  • 字:亨仲
  • 籍贯:婺州金华(今浙江金华)
  • 生卒年:1088年—1154年

相关古诗词

忆昨

忆昨少年日,家无斗粟藏。

衔杯须径醉,得意必真狂。

老去惟思睡,年来祗念乡。

幽斋谁共语,看彻篆纹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无诗

草创园亭随意坐,任缘花竹倩人栽。

雁声与客将寒去,枊色知春有信来。

逸气暂时因酒见,物华空自把诗催。

案头秃笔无才思,不赋一言真陋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无寐(其二)

孤衾万感不能平,籍也扪心未觉盲。

疏雨过云才数点,宿酲扶梦正三更。

瘴烟侵我须教老,春物牵愁自在生。

畴曩犬鸡无寸效,如今方愧子真耕。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无寐(其一)

瓦裂慨平生,无眠枕半横。

逐臣常内讼,谪梦自多惊。

投晓星河澹,近山钟鼓清。

晨炊知米贱,犹恐费经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