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青毡非旧物,乔木岂故国。
家传墨庄书,人嗣文靖德。
欲知治兴衰,是系道滋熄。
愚独愧衣冠,身宜亲稼穑。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蕃所作的《常州先生以太守入对五首》中的第四首。诗人通过对青毡和乔木的象征性描绘,表达了对家族传统和国家兴衰的感慨。"青毡非旧物,乔木岂故国",青毡不再是往昔的象征,古老的乔木也不能代表过去的故乡,暗示了世事变迁。接着,诗人提到家族的墨庄书法和文靖之德,强调了家族文化的传承和道德的延续。
"欲知治兴衰,是系道滋熄",诗人认为国家的兴盛或衰败,关键在于道德之道是否得到弘扬或衰微。他以明智的态度反思,认识到个人应当关注国家治理,而不是仅仅满足于衣冠之华,应该亲身参与农耕,体验民生疾苦。
"愚独愧衣冠,身宜亲稼穑",诗人自谦为愚者,对于只知衣食无忧而忽视民生的现状感到惭愧,认为身为官员,应该亲自参与农业生产,以实践治国之道。整首诗寓言深刻,体现了诗人对社会责任和道德修养的重视。
不详
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諡文节。
一州固匪轻,四海岂不重。
与其事扶疏,孰若深培壅。
骥不取德称,马多求驾泛。
伟哉底柱功,障彼百川汹。
争观苏翰林,未识李北海。
独能亲话言,异彼想风采。
徬徨计拍马,留滞搴兰茝。
匹马候南还,轻舟即东汇。
皇皇几甸符,郁郁容台礼。
固殊彼奏召,有待今沃启。
上能格君心,次可裨国体。
俗吏急簿书,细务纷盐米。
士有孟东野,荐乃韩退之。
五十才一尉,俸钱仍半支。
嗟予亦蹇者,白发方糟醨。
因声谢吾友,十万亦多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