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先生以太守入对五首(其二)

争观苏翰林,未识李北海。

独能亲话言,异彼想风采。

徬徨计拍马,留滞搴兰茝。

匹马候南还,轻舟即东汇。

形式: 古风 押[贿]韵

翻译

争相观赏苏翰林的风采,未曾见识过李北海的气概。
只有他能亲自交谈,不同于他人对他们的想象和期待。
他在犹豫是否迎合权贵,滞留在这里就像采摘兰花和白芷。
他独自骑马等待南方的消息,然后轻舟东下汇入江流。

注释

争观:争相观看。
苏翰林:指苏轼,宋代著名文学家。
李北海:李邕,唐代书法家,有‘北海’之称。
亲话言:亲自交谈。
徬徨:犹豫不决。
拍马:比喻迎合权贵。
搴兰茝:采摘兰花和白芷,象征高洁。
匹马:单独一人。
南还:返回南方。
东汇:向东汇入江流。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蕃所作的《常州先生以太守入对五首(其二)》。诗中,诗人表达了对苏翰林和李北海两位人物的敬仰之情,认为他们不仅在才华上超群,而且在品格上也与众不同。"争观苏翰林,未识李北海"描绘了人们对他们的仰慕,而"独能亲话言,异彼想风采"则强调了与他们直接交流时感受到的独特魅力。

接下来的"徬徨计拍马,留滞搴兰茝"暗指他人可能为了迎合权势而奉承,但诗人更欣赏的是像苏、李那样的人,他们不随波逐流,保持着高尚的品质。最后两句"匹马候南还,轻舟即东汇"则寓言性地表达了诗人期待自己也能如他们一般,保持独立人格,无论身处何方都能顺应正确的方向。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苏翰林和李北海的赞美,寄寓了诗人对高尚人格的追求和对世俗风气的批判。

收录诗词(3728)

赵蕃(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諡文节。

  • 字:昌父
  • 号:章泉
  • 籍贯:郑州
  • 生卒年:1143年~1229年

相关古诗词

常州先生以太守入对五首(其一)

皇皇几甸符,郁郁容台礼。

固殊彼奏召,有待今沃启。

上能格君心,次可裨国体。

俗吏急簿书,细务纷盐米。

形式: 古风 押[荠]韵

得友人俞玉汝书云客游建业月尝能致钱十万时方客溧阳感假尉事作诗寄玉汝

士有孟东野,荐乃韩退之。

五十才一尉,俸钱仍半支。

嗟予亦蹇者,白发方糟醨。

因声谢吾友,十万亦多为。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得晴欲过江访梅已忽病作天亦复阴怅然有赋

立春数日间,梅花未多睹。

书窗有折枝,每浸则微吐。

残编宵未眠,卯酒朝自举。

时闻递幽香,似接谭妙语。

林园何人家,厥地非容与。

曾知将军祠,老木瞰江浒。

时中几及之,欲往遭雪阻。

莫要居士曲,但费先生楮。

前朝得霜霁,决意唤鸣橹。

肩舆已出门,邂逅谒吾侣。

忽焉头岑岑,归卧更侵膂。

或者疟为祟,又意瘴莫禦。

杯铛且弃置,药饵事煎煮。

岂唯病独然,阴云重弥宇。

羲之嗜山水,誓墓不自许。

涪翁访岑公,亦叹连朝雨。

世人肆贪求,妄意辄簪组。

宁知一笑适,亦自有从拒。

天云会当开,我病亦应愈。

但恐梅之花,蹁跹如化羽。

形式: 古风

得蕙数本有怀斯远二首(其二)

酒热无共酌,诗成欠同哦。

况此春旦莫,忽来蕙成窠。

樵苏尚知贵,采掘能异科。

安得同心人,与之酣且歌。

形式: 古风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