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令狐相公言怀寄河中杨少尹

章句惭非第一流,世间才子昔陪游。

吴宫已叹芙蓉死,边月空悲芦管秋。

任向洛阳称傲吏,苦教河上领诸侯。

石渠甘对图书老,关外杨公安稳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我深感自己并非一流人物,曾与世间才子一同游历。
感叹吴宫中荷花已凋零,边塞的月亮徒悲伤,秋夜传来芦笛声。
即使在洛阳自诩为傲慢的官员,却苦于在黄河边管理诸侯事务。
我宁愿在石渠旁伴着书籍终老,只求关外的杨广能安稳度日。

注释

章句:章句惭非第一流。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作品,名为《和令狐相公言怀寄河中杨少尹》。诗中的语言流畅,意境深远,通过对历史人物才华的赞美,以及对自然景物感慨而发,展现了诗人的豪放情怀与深沉思考。

首句“章句惭非第一流”,表明诗人对历史上一些知名之士的评价,他们虽然有才华,但并非顶尖。接着,“世间才子昔陪游”则是说这些人才子曾经同行,共度时光,这里透露出一丝怀旧与惆怅。

“吴宫已叹芙蓉死”,这里的“吴宫”指的是古代吴国的都城,即今江苏省苏州市。芙蓉通常象征美好而脆弱的事物,诗人借此表达对过往美好的追忆与哀伤。

“边月空悲芦管秋”,这句中“边月”指的是边塞的明月,“芦管”则是古代牧笛,这里通过边塞的月夜和孤独的牧笛声,表达了诗人对于战争与离别所带来的哀愁。

“任向洛阳称傲吏”,这句中“傲吏”指的是不受约束、自视过高之人。诗人提到洛阳,这个历代都城,常是权力与文化的中心,从这里可以感受到诗人对权势变迁的深刻认识。

“苦教河上领诸侯”,这句则透露出一种无奈与悲哀,似乎是在反思历史上的统治者如何通过教育来影响和控制下属。

最后两句,“石渠甘对图书老,关外杨公安稳不”中,“石渠”通常指的是学问渊博之人;“甘对图书老”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书籍的热爱与渴望,这里可能是暗示着自己希望能够像古人那样潜心研究学问。至于“关外杨公安稳不”,这里的“关外”指的是边塞之外,通常象征着远离尘嚣的宁静;“杨公”则是对一位尊敬者的称呼。这句诗传达出一种对内心平和与安全的渴望。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历史人物、自然景物以及个人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于过去的回忆,对于权力变迁的思考,以及对于知识追求与内心安宁的向往。

收录诗词(810)

刘禹锡(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 字:梦得
  • 籍贯: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
  • 生卒年:772-842

相关古诗词

和令狐相公咏栀子花

蜀国花已尽,越桃今已开。

色疑琼树倚,香似玉京来。

且赏同心处,那忧别叶催。

佳人如拟咏,何必待寒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和令狐相公春早朝回盐铁使院中作

柳动御沟清,威迟堤上行。

城隅日未过,山色雨初晴。

莺避传呼起,花临府署明。

簿书盈几案,要自有高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和令狐相公送赵常盈鍊师与中贵人同拜岳及天台投龙毕却赴京

银珰谒者引蜺旌,霞帔仙官到赤城。

白鹤迎来天乐动,金龙掷下海神惊。

元君伏奏归中禁,武帝亲斋礼上清。

何事夷门请诗送,梁王文字上声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和令狐相公郡斋对紫薇花

明丽碧天霞,丰茸紫绶花。

香闻荀令宅,艳入孝王家。

几岁自荣乐,高情方叹嗟。

有人移上苑,犹足占年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