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阴

已过萧萧雨,犹成黯黯阴。

登临潘岳思,憀慄楚臣心。

远吹鸣高树,低云冒晚岑。

久为关外客,不忍听疏砧。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翻译

雨后的清冷已经过去,但天空仍显得阴郁沉闷。
我登高眺望,心中涌起潘岳般的哀愁,楚国臣子般的心绪战栗。
远处的风在高树间吹响,低垂的云笼罩着傍晚的山峰。
长久以来我都是边关的游子,此刻却难以忍受那稀疏的捣衣声。

注释

已过:雨后。
萧萧:形容雨声或风声凄凉。
犹成:仍然。
黯黯:阴暗、阴郁。
潘岳:西晋诗人,以感伤诗著名。
思:思绪。
憀慄:战栗、心神不宁。
远吹:远处的风声。
高树:高大的树木。
冒:覆盖。
晚岑:傍晚的山峰。
久为:长期作为。
关外:指长城以外的地方,古代中国对北方边疆的称呼。
客:旅人、游子。
疏砧:稀疏的捣衣声,古人常用捣衣声表达思乡之情。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秋阴》,描绘了秋天阴沉的景象以及诗人由此引发的情感。首句“已过萧萧雨”写出了雨后的清凉,而“犹成黯黯阴”则强调了阴霾未散,天气的阴郁。接着,“登临潘岳思”借用潘岳的典故,表达诗人登高望远时产生的感怀,暗示了对故乡或往事的思念。“憃慄楚臣心”则借楚臣之典,流露出一种忧虑和不安的情绪。

“远吹鸣高树”通过远处的风吹过高树的声音,进一步渲染了凄凉的氛围,而“低云冒晚岑”则描绘了低垂的云层笼罩着山峰的景象,加重了阴郁的色调。最后两句“久为关外客,不忍听疏砧”,诗人以长期在外为客的身份,表达了对家乡砧声的敏感反应,那稀疏的捣衣声触动了他的思乡之情,不忍再听,情感深沉而真挚。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绘和丰富的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面对秋阴时的孤独、思乡和忧患之情,具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

收录诗词(2914)

梅尧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1002~1060

相关古诗词

胧月

夜晴初见月,云薄未分明。

高树尚无影,远鸿时有声。

下阶嫌履湿,闭户认苔生。

寂寂墙阴暝,更长已渐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茶磨二首(其一)

楚匠斲山骨,折檀为转脐。

乾坤人力内,日月蚁行迷。

吐雪誇春茗,堆云忆旧溪。

北归唯此急,药臼不须挤。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荇叶光于水,钩牵入远汀。

浅黄双蛱蝶,五色小蜻蜓。

老死怀江女,飘浮笑楚萍。

西风莫苦急,孤蕊有馀馨。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赴霅任君有诗相送仍怀旧赏因次其韵

湖山饶邃处,曾省牧之游。

雁落葑田阔,船过菱渚秋。

野烟昏古寺,波影动危楼。

到日寻题墨,犹应旧壁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