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端淑卿的《寄外》诗,情感深沉,意境幽远,充分展现了女性细腻的情感世界和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
首联“镇日多愁屡废餐,闭门独坐遣应难。”开篇即道出主人公终日愁思,以至于影响饮食,闭门独处也难以排遣内心的忧郁。愁绪如影随形,无法摆脱,生活被愁云笼罩,连日常的饮食都变得索然无味。
颔联“庭前别我春犹在,月下怀君梦又残。”描绘了诗人与爱人分别后,庭院中春天的气息依旧,但月下的思念却让梦境破碎。春天的生机与爱人的离去形成鲜明对比,春色依旧,人已不在,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以及对爱人的深深怀念。
颈联“万点落花谁著眼,一声飞雁独凭阑。”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孤独与思念之情。落花满地,无人欣赏,仿佛是诗人内心世界的写照;而远处飞过的雁群,虽能引起诗人的注意,却只能增添离别的哀愁。这两句以自然景象为喻,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尾联“梦回湘簟无消息,更启前书仔细看。”收束全诗,表达了诗人对爱人的思念之深。梦醒后,湘簟(竹席)上空无一人,只有前书(信件)陪伴左右,诗人再次细细阅读,试图从字里行间寻找爱人的音讯。这一细节刻画了诗人对爱人的痴情与执着,即使在梦中也无法释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和内心的孤独感,情感真挚,感人至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