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藤疑为蛇惕然

神伤山行深,杜子岂欺我。

古藤屈蟠处,欲进还不可。

李广石饮镞,于兹见么么。

绛宫一方寸,天渊复冰火。

可系竟何时,含羞涧边坐。

形式: 古风 押[哿]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王履的《古藤疑为蛇惕然》描绘了山行时的独特感受。诗中,诗人对一株古藤的形态产生联想,误以为是蛇而心生惊惧,反映出人与自然互动中的微妙心理。"神伤山行深,杜子岂欺我",诗人暗示自己在深山行走时,被自然景象深深打动,甚至怀疑自己的判断(杜子,可能指杜甫,诗人借此表达共鸣)。"古藤屈蟠处,欲进还不可",形象地描绘了古藤盘曲的姿态,让人犹豫不前。

接着,诗人引用李广射石的典故,"李广石饮镞,于兹见么么",意在说明即使是英雄如李广,面对自然的微小细节(么么,形容事物之小),也会有所惊讶,以此强调自然的神秘和细微之处。"绛宫一方寸,天渊复冰火",运用比喻,将古藤比作小小的宫殿,又将其与天渊和冰火相提并论,展现出其内在的复杂性和难以揣摩的特性。

最后,诗人感慨"可系竟何时,含羞涧边坐",表达了对未知的期待和对自然的敬畏,以及在这样的环境中独自静坐沉思的情境。整首诗寓言性强,通过生动的描绘和象征,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对自然的深刻理解。

收录诗词(107)

王履(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山中无竹

乾坤清气浩莫主,团入兹山秀如许。

清中犹带镜泉寒,无乃虚心苦难处。

渭川川上隙地多,龙飞一夜风雷过。

微形余迹了不见,闻我武公《淇澳》歌。

形式: 古风

闻王刁三洞在山外西崖上中藏古书甚多然无由至

幽经秘箓弱水外,何以得到兹山中。

傥逢叔夜能相许,会伴长休学御风。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田至山口何山

出山何如入山时,得则欢喜失则悲。

既非长往胡不归,有形虽远无形随。

同行之伴各有宜,故吾未辨今吾谁。

图中索骥徒尔为,骊黄牝牡神持机。

旁人不信微乎微,丹青咏歌还相知。

不诗与图形乃遗,诗之图之形非迷。

自赏未已复自嗤,欲言不言忽忘之。

五十二岁气日羸,今当与尔常别离,西风萧萧吹征衣。

形式: 古风

山外

此岳独灵异,勿向草木指。

迹不险与深,宁免复信耳。

山阴云际峰,翕忽未易拟。

得形于前辈,得神于自己。

縠也趁微风,文吾一池水。

形式: 古风 押[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