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禽哢秋来不复圆,桐阴霜后亦成穿。
黄花强欲招酣饮,白发偏工报老年。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次韵毛君山房即事十首(其六)》。诗中通过对秋季景象的描绘,展现了时光流转和人生感慨。"禽哢秋来不复圆",鸟儿的鸣叫声在秋天不再如夏日般圆润,暗示了季节的变迁和自然的凋零。"桐阴霜后亦成穿",进一步描绘了桐树荫下的景象,霜降之后,树影稀疏,如同被岁月侵蚀,形象地表现出岁月的无情流逝。
"黄花强欲招酣饮",诗人借菊花的盛开,试图邀请人们畅饮,以排遣时光带来的苍老感。然而,"白发偏工报老年",白发的增多直接揭示了诗人对年华老去的无奈和感叹。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抒发,表达了诗人对时光荏苒、岁月如梭的感慨,以及对人生的思考。
不详
汉族。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邂逅清欢屡不期,病来无奈羽觞飞。
醉乘篮舆江边去,长伴渔舟月下归。
醉里题诗偏韵恶,秋来劝酒益杯深。
不才多病俱非敌,绿绮缘何得报金。
蛩知秋候时鸣壁,香碍蒲帘不出门。
隐几无言心有得,南窗晴日暖侵轩。
庵中独宿雨垂垂,永夜无人款竹扉。
灰冷铜炉香欲灭,床头一点葛灯微。